这是本书的最后一辑,一共选了14篇文章,也是入选文章最多的一辑。为什么呢?因为这这本书的书名是高手教师,那么最后一辑主要介绍高手教师怎么进行修炼。
第1篇:班主任需要知道的三类知识
在这本书里,当提到高手教师的时候,就是默认高手教师也是班主任。
哪三类知识呢?就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后两种知识是比较难的,为什么呢?因为陈述性知识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知识,或者说惰性知识,相对容易掌握,也比较容易获得心理安全。而程序性知识乃是实践性,知识是在具体情境中或习得的学习的成本和风险大大增加,要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最终形成的知识,具有个人知识的若干特征,所以许多人会回避这种练习。策略性知识更难,因为这涉及不断的自我更新乃至于自我否定,这非得有极强的自觉不可。但是要成为高手,后两类知识更需要刻意练习。
第2篇怎样过好这个注定又过不好的暑假
这是针对教师而言的。首要的是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或制定一份任务清单,目标是一个主题,一个问题,一个任务,而不是数量。
影响目标的实现因素包括:(1)干扰因素太多,甚至导致经常忘记目标;(2)而没有设置监督或自我监督机制。
在环境问题上,魏老师给出以下4点建议:1.净化社交环境。2.要户外不要旅游。3.解决孩子对自己的干扰。4.夫妻在一起的半独立性。
时间管理,关键不是时间计划表,而是在对的时间里做对的事。
监督机制上,可以借助同伴压力。
暑假注定过不好,这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涉及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你永远到不了你不想到达的地方。利用暑假提升生命的可能性是一件幸福的事。
第3篇 一次演讲训练
对于老师而言,演讲是经常会做的一件事。我们可以把演讲当作一次练习的机会,进行刻意练习。
魏老师分享了一个写给自己的演讲清单,很有用。比如:分享一个故事,那么黄金法则是,展现,而不要讲述;故事本身才能不是目的,故事需要解释和命名,使听众理解其意义。等等。
魏老师也提醒大家不要为了演讲而演讲,而是真正去分享有价值的经验,同时达到训练演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