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鼓励学生相互举报

班里总有一些学生,特别爱打小报告:

“老师,他抄作业!”

“老师,他俩打架了!”

“老师,他偷带零食了!”……

老师可能还觉得,这样的学生多好,能让你了解很多班里面发生的你不知道的事情。

但这种行为对孩子的个人发展以及班级发展特别不利。在工作期间,如果遇到这种打报告的学生,可以先问他:“这件事跟你有关系吗?没有的话,你做好自己就行。”

学生打小报告,往往有这几种目的:

1.单纯的正义感,对老师话语的忠诚。

2.讨好老师,向老师邀功,或获得老师的关注。

3.看着老师批评同学,幸灾乐祸。

喜欢打小报告的同学,人际关系将变得特别差,因为同学都会防备着他,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把自己出卖了。在工作单位,假如你迟到了几分钟,就被同事打小报告了,你也不喜欢这样的同事。

对于班级集体而言,如果老师鼓励打小报告,或者每次接到小报告,就去批评同学,大张旗鼓的处理,很容易成为打报告同学的兴奋剂,他的目光就专门盯着班里同学的动向。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集体,进入互害模式,你告我的状,我告你的状,集体中的每个人都人人自危,那一定是管理者的问题。管理者鼓励这种模式。

还有的同学是利用打报告报复同学,“你不让我玩,是吧?我告老师!”“你不给我分享是吧,我告老师!”其实,中国人大多数缺少边界意识,而这种边界意识,要从小培养。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定要区分:什么是你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如果别人侵犯了你的权益,你可以找老师投诉,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这是别人的事,跟你完全没关系,只是他不符合老师的规定,不够“正确”,那就跟你没有关系,这是需要老师处理的事。

什么情况下,必须要跟老师说,那就是同学遇到危险了,一定要报告给老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