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谢石字润夫,是成都人。宣和年来到京师,就干起了拆字算命的买卖。
求他拆字的人只要随便写一个字,他就能根据这个字算出祸福,全部灵验无比,名声都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就写了一个“朝”字,让太监拿着去找他测一下。
谢石看见这个字,端详了太监一会,说:“这并不是您写的字啊。”
太监尴尬的说:“你就根据这个字测就行了。”
谢石以手加额解释道:“‘朝’字拆开是‘十月十日’,除了这天过生日的人谁敢这么写啊?”这一番话把在场的人都震惊了。
太监就回去复命了。
第二天,皇帝从后苑召见了谢石,让身边的人写字让他测,他说的都非常有道理,于是重重赏赐了他,提拔他为承信郎。
因为这个,谢石的生意太火爆了,门庭若市。
有一个小吏,老婆怀孕已经过了预产期,她写了一个“也”字让丈夫拿来给谢石测。
当天谢石这里座无虚席,谢石认真的看了一会,对这个小吏说:“这是尊妇人写的么?”
“为什么这么说?”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所以知道这是您的贤内助写的。”谢石又问道:“尊夫人今年三十一岁了是么?”
“是。”
“因为也字上面是三个十,下面是一个一。”
“我现在人在他乡,想能调动回老家,还能如愿么?”
“我也在为这个事烦恼,也加水是池,加马氏驰,现在既没有水也没有马,还是不要浪费感情了吧。另外,您家中的至亲应该都已经离世了吧?因为也加人是他,现在只有也没有人。您现在家中很窘迫吧?也加土是地,现在只有也没有土。我说的对么?”
“您说的太对了,但是我并不是想问这些。我妇人已经过了预产期快一个月了,就是想来问问这个事。”
谢石回答说:“一定得满十三个月才行。因为也字有十,加上两边的两个竖就是十三了。”
谢石仔细端详了小吏一会,说:“还有一个事挺奇怪的,我不打算说,但是这个事恰恰就是你问的事,我能说么?”
小吏就让谢石解释,谢石就继续说:“也加虫字是虵(蛇)字。我怕尊夫人现在怀的是个蛇妖。不过不用担心,既然没有虫当然也不会引起什么祸害。我略懂艺术,可以配药来验证我说的话。”
小吏对谢石的说法满心怀疑,就将谢石请到家中,配药给妻子服下,其妻果然产下数百条小蛇。
这一下人们都觉得谢石是一个神人,就是不知道他到底是会什么样的法术。
[述评译文]
后来谢石因测“春”字,以秦头重压得日头无光,得罪宰相秦桧,被充军,最后死在充军的地方。
建炎年间有位周姓术士,善于测字。
当时因金人常犯边境,人心惶惶,高宗正驾幸杭州,于是写一“杭”字。周术士说:“怕不久会有战事发生。”因“杭”字如果将右边一点,点在木上就可拆成“兀朮”二字。不到十天,果然传来兀朮南侵的警报。
秦桧、赵鼎二人在朝廷常因意见不合而时有争执,因此二人都萌生退意。一天,秦、赵二人各写了一个“退”字请周术士测,周说:“赵必去,秦必留。日者代表君,赵鼎写‘退’字,人离日远;秦桧写‘退’字,人紧附日下,因此秦桧必不能如愿。”不久果然应验。
某年,有位赴京参加考试的书生写了一个“串”字请相士测,相士说:“先生不仅可中乡试,而且会试也能中。因为‘串’字二‘中’。”
在旁一位书生听了,也写下一“串”字,相士说:“你不仅不能高中,恐怕还会生场大病。”问相士原因,相士说:“旁人无心写‘串’,所以是‘二中’,你有心写‘串’,‘串’下加‘心’,可不是‘患’么?”后来也应验了。
相传明成祖朱隶仍为燕王时,有一次微服私访,来到一测字摊前随意写了一个“帛”字,相士一见立即跪地连称死罪,朱隶问他原因,相士答:“皇头帝脚,必定不是普通百姓。”
旁人也故意写“帛”字,相士却说:“帛,为白巾,你家必会有丧事。”
原文
谢石,润夫,成都人,宣和间至京师,以拆字言人祸福。
求相者但随意书一字,即就其字离析而言,无不奇中,名闻九重,上皇因书一“朝”字,令中贵人持往试之。
石见字,即端视中贵人曰:“此非观察所书也。”
中贵人愕然曰:“但据字言之。”
石以手加额曰:“‘朝’字,离之为‘十月十日’字,非此月此日所生之天人,当谁书也!”一座尽惊。中贵驰奏。
翌日,召至后苑,令左右及宫嫔书字示之,论说俱有精理,锡赍甚厚,补承信郎。缘此四方求相者,其门如市。
有朝士,其室怀娠过月,手书一“也”字,令其夫持问。
是日坐客甚众,石详视,谓朝士曰:“此阁中所书否?”
曰:“何以言之?”
石曰:“谓语助者,焉、哉、乎、也,固知是公内助所书。”
问:“盛年三十一否?”
曰:“是也。”
“以‘也’字上为‘三十’,下为‘一’字也。”
“然吾官寄此,当力谋迁动,还可得否?”
曰:“正以此为挠耳。盖‘也’字着‘水’则为‘池’,有‘马’则为‘驰’,今池运则无水,陆驰则无马,是安可动也?又尊阁父母兄弟近身亲人,皆当无一存者。以‘也’字着‘人’,则是‘他’字,今独见‘也’字而不见‘人’故也。又尊阁其家物产亦当荡尽否?以‘也’字着‘土’则为‘地’字,今不见‘土’只见‘也’。俱是否?”
曰:“诚如所言。然此皆非所问者。贱室忧怀娠过月,所以问耳?”
石曰:“是必十三个月也。以‘也’字中有‘十’字,并两旁二竖下画为十三也。”[边批:或三十一,或十三,数而参之以理。]石熟视朝士曰:“有一事似涉奇怪,固欲不言,则吾官所问,正决此事。可尽言否?”朝士因请其说。石曰:“‘也’字着‘虫’为‘虵’(蛇)字,今尊阁所娠,殆蛇妖也。然不见虫,则不能为害。谢石亦有薄术,可为吾官以药下验之,无苦也。”
朝士大异其说,固请至家,以药投之,果下数百小蛇。
都人益共神之,而不知其竟挟何术。
[述评]
后石拆“春”字,谓“秦”头太重,压“日”无光,忤相桧,死于戍。
建炎间,术者周生善相字。车驾至杭,时虏骑惊扰之余,人心危疑,执政呼周生,偶书“杭”字示之,周曰:“惧有警报。”乃拆其字,以右边一点配“木”上即为“兀术”。
不旬日,果传兀术南侵。
当赵、秦庙谟不协,各欲引退,二公各书“退”字示之,周曰:“赵必去,秦必留。日者君象,赵书‘退’字,‘人’去‘日’远;秦书‘人’字,密附‘日’下,字在左笔下连,而‘人’字左笔斜贯之,踪迹固矣,欲退得乎?”既而皆验。
往年有叩试事者,书“串”字,术者曰:“不特乡闱得隽,南宫亦应高捷。盖以‘串’寓二‘中’字也。”
一生在傍,乃亦书“串”字令观,术者曰:“君不独不与宾兴,更当疾。”
询其所以,曰:“彼以无心书,故当如字;君以有心书,‘串’下加‘心’,乃‘患’字耳。”已而果然。
相传文皇在燕邸时,尝微行,诣一相字者,写“帛”字令看,其人即跪拜,称“死罪”。
王惊问故,对曰:“‘皇’头‘帝’脚,必非常人也。”
后有人亦书“帛”字,其人曰:“是为‘白巾’,君必遭丧。”
补
谢石,这个是两宋时期著名的测字人,并不是东晋名将。谢石字润夫,他的梗非常多,大家可以适当的学习一下。后来得罪了秦桧,被贬谪。
宣和,北宋徽宗使用的第六个年号,也是最后一个年号。
承信郎,北宋官名。当时武官是五十三阶,承信郎是第五十三阶,低级军官。
感
这测字是非常难的,但是完全没有必要信。
我以为的测字应该是先有答案再去字上找解释。
比如第一个“朝”,谢石应该是先确定了写字人的身份,然后再去拆字。所以测字难在有答案。单就这个例子来说,赵佶写的瘦金体加上一个太监,我觉得可以赌一把。
而且后面的“也”字,居然拆出来两个数字,一个三十一,一个十三,简直就是tmd扯淡。
这说明,只要他愿意,他可以随便拆,怎么拆怎么有。
不过,没有两把刷子还真就干不了这个拆字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