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学生在智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成长,就必须使他有对知识的渴望和有掌握知识的愿望。
让学习成为孩子成长的内驱力,他才能够真正的在学习中所得。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是最好的生命状态。
要知道,儿童想要好好学习的愿望,是跟他乐观的感知世界(认识周围世界,特别是自我认识)不可分割的。很明显,如果儿童对学习没有一种欢乐的喜爱,没有付出紧张的精神努力去发现真理,并在真理面前感到激动和惊奇,那是谈不上热爱科学,热爱知识的。
只有孩子从心里往外喜欢学习,并经历了学习知识的由痛苦到收获的过程,他才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幸福,才会慢慢热爱上学习。
为了使儿童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使他有一种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
我们不要把他的思维套在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师的四周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离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尽的源泉。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我们想让儿童高高兴兴地学习的话,那就无论如何不能用学校常用的那些方法来局限儿童的智力生活,即一味的要求他识记、背诵和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而把知识再现出来。
让孩子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学习,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去学习,他就会感受到知识在生活中的提取和应用。
如果一味的让学生单纯的记忆和背诵,他们就成了学习的机器,知识变成了摆放在那里等待随时提取的“货物”。而这些知识当完成了考试后就变成了货物又回到了老师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