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汉字非常有意思。
同一个字词,或者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里,意义差别特别大,有时候会是两头极限的满拧。
比如,天气很热,我们可以说“能穿多少穿多少”。
意思是要少穿衣服。
同样,如果天气很冷,我们同样可以说“能穿多少穿多少”。
意思是要多穿衣服。
完全相同的两句话,因为表达时所处环境温度的不同,意思也就南辕北辙了。
这是汉语非常有趣的地方之一,更是汉语的魅力之一,同时也是汉语比较难学的原因之一。
再比如,读《史记》校订版通行本的时候,里面不认得的繁体字实在是多得不胜枚举。所以第一次打开,看不了几行就得合上,因为全是繁体字和生僻字,读起来着实费劲。
比较有趣的一件事情是在读《史记》的过程中,习得了很多现在不常见也不常用的汉字,有繁体也有简体,比如比较简单的“惪”字,还有一个是“辠”字。
“惪”字读dé,音和意都与今天的“德”字相同。
说这个字有趣是因为想到了《三字经》里面的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
直心,跟从自己本善的内心,这就是德啊!
另一个是“辠”字,读zuì,音与意都与“罪”字相同。
关于“辠”和“罪”两个字通用,还与千古一帝秦始皇有些关系。
秦始皇扫六合统一中国以后,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给自己起了一个非常尊贵的名号——皇帝。
而“辠”字与“皇”字长得又有点像,于是秦始皇下令将“辠”字改成了“罪”字。
“辠”字是自➕辛,自己使自己陷入辛苦的境地,到了一定程度就是犯罪。
来河南以后,了解了一点儿河南的方言,比如“缺”字。
河南人口中的“缺”,除了我们惯常理解的短少,缺乏,缺陷,亏缺,缺口,该到未到的缺席,职位上的空缺等等,还有另外的深意。
比如河南人口中的“缺你”、“缺他”,有可能是缺席的意思,还有可能是“使你缺,使他缺”。
如何才能“使你缺,使他缺”?
手段就是“骗”和“坑”。
过去从不知道“缺”字还有这样的用法,所以想到了“缺惪(缺德)”,又想到了“犯辠(犯罪)”。
自古“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此缺非彼缺,长此以往,难免使自己陷入“辠”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