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和何明的爱情

民国十二年的暮春,北平城总浸在绵密的雨雾里。文津街老图书馆的玻璃窗上结着水珠子,把外头的槐树影洇成淡青的烟。诸何明在二楼西文编目室当值,常看见穿青布衫的女子抱着一摞线装书从廊下过,布鞋踩在花砖上轻得很,倒像竹帘外掠过的燕影。

那日雨下得急,檐角铁马叮咚乱响。苟杨洁抱的《四部丛刊》淋了雨,正在廊下用帕子拭书页。诸何明递过棉纸时瞥见书页间夹着枚玉簪花瓣,已经枯成半透明的蝉翼。"这书原是在东斋修补的?"他问得唐突,声音倒比平日低三分。女子抬眼笑笑,发梢还凝着细小的雨珠:"前日见您给《尝试集》包的书衣,针脚细得像是绣娘的手艺。"

自此借书卡上常多出些墨痕。有时是《饮水词》里夹着半阕未填完的《临江仙》,有时《繁星》扉页上画几笔疏淡的墨梅。诸何明将修补用的宣纸裁成笺,抄段《老残游记》里的泉声配她画的枯荷。两人倒像隔着玻璃柜对话,字字句句都落在书脊的金线上。

深秋庭院的海棠结了籽,苟杨洁在石案上摊开受潮的《牡丹亭》。诸何明调糨糊时总要多看两眼她发间的银簪——那簪头雕的木樨花,正和书页间晒干的桂子一个模样。"汤显祖写'良辰美景奈何天',原是说春色恼人。"她忽然开口,手指抚过泛黄的版心,"我倒觉着秋光更惹愁绪。"诸何明把烘干的宣纸递过去,袖口沾了松烟墨香:"前日见你在《陶庵梦忆》批注,说张宗子忆旧园如忆故人——这园里的海棠,倒比故人还知冷暖。"

腊月里最冷的那天,苟杨洁送来手抄的《雪桥诗话》。诸何明翻开见着"夜寒砚冰合"句旁画了支红梅,底下压着张洒金笺:"新得的徽墨,试笔竟成梅花冻。"他握着铜手炉在窗前立了半宿,第二日还书时多夹了枚和田青玉的镇纸,刻着"守拙"二字。

玻璃窗上的冰花渐渐化了,变成春天第一缕游丝般的雨。两个人在目录柜前核对书目,影子投在磨石子地上,被窗外的新柳搅得忽长忽短。苟杨洁指着《浮生六记》里芸娘制梅花盒的段落轻笑,诸何明正用朱砂笔补目录卡,一滴红墨溅在卡角,慢慢晕成海棠花的形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青石镇的茶馆里总飘着陈年普洱的涩香。檐角悬着的铜铃被秋风撞得叮当响时,老茶客们便知道"书蠹先生"要来了。 诸何明总...
    鹅鹅鹅222阅读 47评论 0 1
  • 暮色像块浸了桐油的粗麻布,沉沉地压在老宅檐角上。我踩着满地枯叶往祠堂去时,正撞见扬洁立在褪了色的朱漆门前。她怀里抱...
    鹅鹅鹅222阅读 100评论 0 4
  • 我叫诸何明。我家的老宅后面确凿曾有一个荒废的院落。不必说青苔斑驳的井栏,苍劲虬曲的皂荚树,砖缝里探头的凤尾草;也不...
    鹅鹅鹅222阅读 53评论 0 2
  • 红高粱酿的头茬酒出锅时,苟杨洁正蹲在河滩上撕蛇蜕。那蛇蜕足有丈长,银鳞在日头底下泛青,像是龙王爷褪下的旧衣裳。她后...
    鹅鹅鹅222阅读 90评论 0 4
  •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夫妻么?不是梁鸿孟光,也不是陆游唐婉,我说的是诸家镇的诸何明和苟扬洁。这对夫妻的妙处,全在"差不...
    鹅鹅鹅222阅读 5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