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笔下的阿勒泰,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它不断治愈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治愈着屏幕前的我们。在这片广袤的旷野之中,那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雪山的呼啸、草地的低语、河流的潺潺,它们仿佛能够穿透心灵的壁垒,让我们聆听到内心深处的声音。这些声音,纯净而原始,也许更接近于心灵本身。正如作者所说:“我终于来到了阿勒泰,这里的天空、大地和人们的心灵一样宽广。”
一个用心生活的人,可能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她可能也不关心自己火不火,日子总是要认真过得。
那时候,董宇辉在直播间推荐李娟的书。我的同事问我,李娟是谁?董宇辉都推荐她。
是的,不知道北疆地区生活的人,谁会关心李娟呢?一个天天忙的,眼里没有光的人,哪有时间读李娟呢?但是李娟,又给了人多少继续前行的力量呢?原来,在这个地球上有一个地方叫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火了,很多人说这一辈子一定要去那看看,那是人间天堂。
阿勒泰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的阿勒泰》以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为背景,展现了那里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作者的成长经历。在李娟的笔下,阿勒泰仿佛是一个纯净而深邃的世外桃源。那里有广袤无垠的草原、巍峨挺拔的雪山、清澈见底的河流,还有那些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当地居民。这些元素加持,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
李娟的文字细腻而真挚,她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捕捉着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初读《我的阿勒泰》,第一次被治愈,是她在自序里说:在大雪围拥的安静中,我一遍又一遍翻看这些年的文字,感到非常温暖——我正是这样慢慢地写啊写啊,才成为此刻的自己的。
这是不是,我们曾无数次对自己说的话,苦尽甘来,回头看,都是那些坚持的时光。
不要羡慕李娟,她也是一个普通人。读她的书,获得新的力量。
第二次治愈是,我看到了她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她描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以及自己的成长经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尤其是对生活在那里的人,母亲、外婆、朋友、邻居等,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那样的时光太珍贵。
每次她从乌鲁米齐回家,都会给大家带礼物。那只编织袋里不是礼物那样简单,里面是忍受晕车,带回来爱。
她在书中说:回家的路真是漫长。
她又说:灯光很暗,所有的眼睛很亮。
这是什么神级场面,这是一个有爱、有能量的家庭,哪还有什么内耗。
“那时我远在回家的路上,却已经感觉到家才有的温暖。”
想必这样的感受,很多远在他乡的人都能触动。
第三次治愈是被李娟那些小感触。
阿勒泰地区拥有广袤的草原和雪山,一年有一半的时间是冬季,雪大的可以堵住家门。就算如此,祖祖辈辈的人在此生活,不愿离开,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在草原上放牧,与牛羊共生;在雪山上留下足迹,与大自然进行亲密的接触。
而她的妈妈更是想送给她一匹马,李娟担心的是:马会看红绿灯吗?会过马路吗?马料够不够?是不是要搬到城郊住?
曾经那么可望有马,来解决生活的困顿,而此刻,如果有马也是让人苦恼。
曾经交通,多不方便。李娟渴望有辆摩托车。为什么?
“阿克哈拉位于南面乌伦古河一带的戈壁滩上,离县城两百多公里。要是坐汽车的话,冬天去县城一趟得花五十块钱呢,就算愿意花五十块钱,还不一定有得坐。当时这个村子还没有开通正式的线路车,只有一些私人的黑车在跑运营,大都是那种带后厢的八座老吉普,一天顶多只有一两辆。每天天还没亮,司机就从村这头到那头挨家挨户接人,往往还没有走到我们家,车就坐满了。或者是临时有什么急事,但人家的车还没载满人,死活不走,停在村口一等就是一两天,急死你也没办法。”
读的人乐呵,面对生活,不就是需要这心态吗?一点没有抱怨,看到生活另一面的样子,不同于北上广深的样子。
第四次治愈是看到她们面对生活的艰辛,依然坚韧。阿勒泰地区的环境艰苦,但那里的人们却表现出了惊人的坚韧和毅力。她们面对着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的压力,却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
李娟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温润而感人,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禁沉浸其中,感受到那份来自北疆的纯净和美好。
从“小鸟牌香烟”到“打电话”,从“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到“摩托车穿过春天的荒野”,生机盎然。
我想《我的阿勒泰》的火爆并非偶然。
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远离喧嚣、回归自然。而这部作品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它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美丽的北疆。同时,李娟的文字也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这本书只看了第一辑的1/2,精彩的难以放下。
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北疆看看,用脸触碰那里的风,用脚丈量那里的山山水水,躺在草原上,看白云,数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