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学生的过错和不良品德都属问题行为。从学生的成长经历来看,他们始终伴随“试误”活动而发展。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等等影响,学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行为。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做到用情去感化、用心去引导、用脑去处理、根根问题行为的轻重大小对症下药。

1、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待“问题学生”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和他们谈心,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真心为他们着想,让他们明白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让他们找到心理、思想、体力的合理释放点,比如:当值日小组长,当科代表等等,他们大多有一种号召力,如果恰当地利用他们的长处,值日肯定能完成得很出色;作业保证收得又快又好。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这些所谓“问题学生”多有一些逆反心理,班主任不要觉得自己高高在上,采取强制措施,那样即使能服的住人,也服不了他们的心,甚至会有更严重的对抗。

2、同学之间同学互助,共同进步

      面对“问题学生”,要积极发挥身边同学的力量。通过建立“防火墙”的方法,让他们被优秀的学生“包围”起来。在排座位时,将问题学生都分开,分在不同小组的不同位置,他们周围要安排一些优秀的学生。近朱者赤,要让优秀的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有了周围同学的带动,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他们融入了新的圈子,有了新的追求,天长日久,好的习惯就会养成。

3、家校之间家校共育很重要对待          “问题学生”要做到家校联系。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仅靠学校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的关心,社会的关注。因为家庭成员的劣习或家庭结构的剧变,社会的不当舆论导向或某些不正之风,都可能引起学生的不良行为,或使“问题学生”出现反复。现在的年轻父母,在如何教育子女成材的问题上,许多人摆脱不了旧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上走入了误区,使孩子无法健康成长。

      没有“问题学生”,只有如何解决学生的问题。正如教育家魏书生所言: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我们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用爱浇灌、用心探索,终能化“错”为“措”,让奇迹出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三十六章 鼓励和鞭策 在办公室里,赵志刚正在和初一班课任老师和班干部们开会。 “你现在是班长,在班里要起模范带头...
    郭仁发阅读 71评论 0 4
  • 我们不需要培养人形计算器,要造就能把计算器改造成机器人的熊孩子。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给他最好的人生。 不能强迫...
    蔡莹阅读 20评论 0 0
  • 在确诊问题前提出多种假设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这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具备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学生问题的根...
    媛圆圆阅读 20评论 0 0
  • 第三十九章有意撮合 翟林四处打听有谁愿意嫁给陈文海,最后终于打听到有一个农村姑娘愿意嫁给陈文海。这个农村姑娘嫌农村...
    郭仁发阅读 60评论 0 2
  • 第二十三章 情意绵绵 第二天上午进行政治课期中考试,考试题是由政治老师张雪梅出的,监考老师是陈文海。试卷发下去后,...
    郭仁发阅读 5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