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三十五
原文
余素慕山左高凤翰之名,不得一见。初之朴太守为诵其《送人》一首,云:“君胡为者昨日来?青灯绿酒欢无涯。君胡为者今日去?挽断征鞭留不住。君来君去总伤神,不如悠悠陌路人。”高字南阜,晚年病臂,以左手作书。卢雅雨哭之云:“再散千金仍托钵,已残一臂尚临池。”高珍藏卫青印一方,临终,赠陕中刘介石刺吏。斗纽方寸,篆法虽佳,而玉已经火炙。余见之,颇不当意。按《明史》亦有卫青,此印未必便是汉大将军之物。
译注
我向来倾慕山东高凤翰,没机会相见。初之朴太守为他吟诵《送人》一首诗:“君胡为者昨日来?青灯绿酒欢无涯。君胡为者今日去?挽断征鞭留不住。君来君去总伤神,不如悠悠陌路人。”意思:你为什么昨天来?青灯绿酒欢乐无限。你为什么今日要离开?挣断马鞭挽留不住你。高凤翰号南阜,晚年胳臂有病,用左手写字。卢雅雨替他感到痛哭:“再散千金仍托钵,已残一臂尚临池。”意思:散尽千金再次托钵持业,一只胳臂已经伤残了还坚持写作。高凤翰珍藏着一方卫青的印,临终之前,赠给陕中刺吏刘介石。方寸印章,小篆书法虽然尚好,但玉石已经经过烘烤。我见到后,很不满意。我说《明史》中也有叫卫青的,此印不一定就是汉朝大将军卫青的物品。
高凤翰(1683~1749)胶州大行高氏二股十一世,扬州八怪之一。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又名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云阜,别号因地、因时、因病等40多个,晚因病风痹,用左手作书画,又号尚左生。汉族,山东胶州三里河村(今山东青岛市胶州市)人。雍正初,以诸生荐得官,为歙县县丞,署绩溪知县,罢归。性豪迈不羁,精艺术,画山水花鸟俱工,工诗,尤嗜砚,藏砚千,皆自为铭词手镌之。有《砚史》,《南阜集》。
初之朴(1727-1807)(三十九世),字怀素,号懋堂,初元方子,乾隆年间拔贡,曾任北城、东城兵马司正指挥,后升户部贵州司主事,太平仓大通桥监督、户部云南司员外郎、补放徐州知府(未任)、颖州知府(未任)、南昌知府、九江知府并兼署盐篆,乾隆五十二年升江西通省督粮道监管水利,诰授中宪大夫、晋赠荣禄大夫,乾隆时期,参加千叟宴。葬北京宛平县西山吕村(现西城区),有墓志铭出土。
卢雅雨,原名卢见曾,山东德州人,字抱孙,号澹园,雅雨山人是他的别号。乾隆元年(1736),卢见曾被擢为两淮盐运使,治扬州,因得罪当地贪官污吏和不 法盐商遭诬告,于乾隆五年( 1740)革职充军发配塞外。乾隆十八年( 1753 ),卢 见曾复调两淮盐运使,在任期间开挖扬州护城河,沿小秦淮修建了红桥二十四景, 并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 )春在红桥举行“修禊”活动,江南文人雅士,如郑板桥、 袁枚等无不列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