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是否会习惯性地不拒绝别人,答应别人不想做的事,受别人的情绪影响,同情心泛滥而原谅别人,想要寻求他人的认同,过度依赖他人反馈。在与恋人、家人、朋友相处中,会出现各种身心疲惫的状态。这就需要关爱自我的感受,自我关爱的根本就在于设定界限,即为了自己的情感和身心健康,拒绝做某事。界限是负担过重时的一种保护措施,它界定了人际关系中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行为。
Whitfield博士提出:
明确边界的能力,来自我们对自己有着健康和确定的自我价值感,并且我们不会因为他人的评价和传递给我们的感受而改变这种自我价值感。
生活中常遇见的越界场景和应对方式有以下几点:
️1.遇见上级侵犯时间界限
先承接对方的感受+说明自己迫不得已的理由+提出补救措施
xx总,我知道你这个事情很着急,我也很想帮你办。但是我现在手头有一个工作,必须在什么时间前做好,你看等我完成这个工作之后,我立马就帮你,你觉得这样可以吗?
或者:要不你找一下那个谁谁谁,他也许有空。等我忙完手头工作,我可以和他一起做。
️2.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特别强势的,甚至有伤害性的人,这时候还是要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为上。
当你……,我感到不太舒服,再这样下去我可能没有办法和你继续讨论合作。
️3.受到思想操控时
当一个人操控另一个人的思想时,他会先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对方 感到愧疚,然后顺理成章地同化对方的思想,也就是俗称的“洗 脑”
举几个思想操控的例子:
• 把与对方的矛盾都潜移默化为对方的错
• 拖到最后一秒才来向你求助,并且告知你是他唯一的指望
• 编故事来引起你的同情
• 为了骗取你的支持而故意不提事情的关键点 • 故意冷落你,以使你伤心失落或改变原先的做法
• 以你们之间的关系来判定你“应该”做某事,例如, “妻子就该做饭”或者“儿女就该天天去看望父母。
反思自己会因为同情心而原谅一些事情,但是未来如果发觉是越界行为,我会更加注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生活中在亲人、朋友、恋人之间经常发生越界行为,学会维护健康的人际边界对于幸福生活非常重要。可尝试以下方式来设计人际边界
❤️❤️一个核心三个步骤
一个核心
1.坚定自信是硬道理,一个坚定自信的人会知道自己的需求,诚实对待自己的感受。
举几例坚定自信的表达:
• 拒绝做任何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 告诉别人他们的行为会导致你怎样的感受
• 分享对过去经历的真实感想
• 即时回应对方
• 开诚布公地与对方化解矛盾,而不是说给其他不相干的人 听
• 事先说明你对某事或某人的期待,而不是假设对方能看出 来。
❤️第一步
1.从关系中的情绪反应,获取边界感的重要信息。比如如果在关系中感到害怕 、贬低、或者受控制。那么,身心疲劳、心情郁闷之感,会涌上心头。健康关系是可以让人活出自我、坦诚沟通,亲密又尊重差异的氛围。
❤️第二步
表达感受和需要。
1.我觉的....(自己的感受)
2.当你....的时候,这个事件的行为。
3.我希望能这样,并表达需求,我需要......。
练习说不
不断的练习练习练习,直到真正内化成为我们真正的能力,正如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在事上磨炼。
❤️第三步
消除心中的不安,关注可控部分。澄清自己的状态和需要。不对对方如何回应而做出更过高的期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受困于对方的情绪和行为。也可以做些自我关爱活动,比如冥想、写日记或散步。
如果们设计了人际边界、还是不好用,可以选择离开,我们互不亏欠,我们需要提醒自身的价值感,提醒自己的独一无二。
有界限的人较少过度疲劳、拥有更健康的身心状态。
愿每一个被侵犯界限的人,都勇敢地设立界限,表达感受和需求。坚定地拒绝心中抗拒的要求。愿每个温柔的人,都被温柔以待;愿每一段关系都能够相互滋养,共同成长;愿我们一直是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尊重、理解、关爱自己的感受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