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花了整整两个多小时读完了65页《史记》之《太史公自序》,沉浸式阅读,非常受益。读书跟听课还是不一样的,这两者必须结合起来效果才好,读书、读原著更加重要。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课程,很多学者教授也确实讲地很好,但我总有一种感觉,如果不是像大学那样,平时有测验,最后有考试,听的这些课程时间长就忘了。但是读书不一样,沉浸式的阅读,哪怕具体字句不记得了,但那个体验和感受,以及跨越时空体察作者流淌在文字中的思绪的感觉是在的。
家族的传统、父亲的嘱托、个人的责任感促使司马迁写成了这部著作,但这还远远不够,尽管有这样的背景与学识(年少时就已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一路顺风顺水,可谓学二代,写出一部优秀的史书指日可待。然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他遭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酷刑,支撑他活下来的是他史官家族的责任,是完成父亲遗愿的孝心,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的嘱托。真正的勇士不光是为了事业壮烈去死,也包括为了完成某件事业而卑贱地活着。李陵之祸摧残了司马迁的肉体,但没摧毁他这个人,正是这样悲剧性的人生才成就了司马迁能潜到生命底层,重新审视历史,才成就了今天我面前的这部《史记》。《史记》告诉了我们,炎黄子孙是怎么走过来的,也告诉我们该如何生活在当下,还告诉我们怎样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