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4脑转移瘤的手术切除

转移瘤手术切除

转移瘤,一直都是成年人、颅内最常见的脑瘤

转移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一半以上

转移瘤的主要治法包括:手术切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全脑放疗。

在过去数十年间,针对体部肿瘤的先进的药物治疗,已开始显示出了更大的治疗潜力。所以脑转移瘤的治疗也越来越需要个体化定制了。


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至颅内,应当算是体部肿瘤的晚期阶段。

但是因为外科技术、放射外科技术的发展,控制颅内转移癌的生长的效率已经大大提高。

手术切除对于较大的、水肿很明显的肿瘤,能取得立竿见影的减压效果,值得选择。

转移瘤的特点是多发,局部复发也很常见,所以切除术后补救性的放疗非常重要。新出现的针对手术腔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已成为术后全脑放疗首选替代治疗,能大大减少全脑放疗的并发症,值得推荐。

大型转移瘤 

对于适合外科治疗的、较大的、或伴有严重水肿和占位效应的、单发转移瘤,手术切除可以快速缓解症状、实现局部控制。

相比单纯放疗,手术切除可延长生存期、并降低和神经系统相关的死亡风险。

手术的有效性

麻醉和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显著提高了手术切除脑转移瘤的安全性,从而使更多患者受益,包括那些病灶位于脑功能区非功能区的患者。 

3项随机临床试验,在有单发脑转移瘤的患者中比较了手术加全脑放疗和单纯全脑放疗的治疗效果。其中2项试验证实了联合治疗的更大生存获益

经手术治疗的患者一般需要术后放疗以改善局部控制

风险和并发症

与手术切除有关的主要风险,包括:术后神经症状恶化、感染、颅内出血围术期脑卒中

不过,手术切除的住院时间往往不到7,约90%的患者1个月神经系统结局要么稳定要么有所改善。据估计,手术引起永久性轻瘫的风险为8%~9%。

接受切除手术的脑转移瘤患者,在围术期通常会使用预防性抗癫痫药物。无癫痫发作的患者,随后可逐渐减少抗癫痫药至停药,通常是在术后第1周之后

术后放疗

全脑放疗

接受手术切除的、单发脑转移瘤患者,在术后612个月内发生局部复发的风险为50%60%。术后给予全脑放疗,能使局部复发风险和脑内其他部位的远处复发风险均减少了一半以上,但不能改善总体生存情况。

此外,全脑放疗——可引起乏力、脱发神经认知损害风险增加,这也会降低生存质量。

针对手术腔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针对手术腔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已成为术后全脑放疗的首选替代治疗,大多数接受了切除术、且没有/少有其他病灶的患者,均适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一些观察性研究显示,与全脑放疗相比,术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可降低神经认知功能减退的风险,并且与术后观察相比,术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能明显改善局部控制情况。 

手术腔直径<3cm的患者,可采用单次分割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而手术腔更大的、和术前肿瘤直径>2.5cm的患者,采用多次分割(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可获得更高的局部控制率,同时也能尽量降低放射性坏死的风险。

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全脑放疗

局部放疗仍无法消除脑部远处复发的风险,在完成放疗后应每2~3个月复查1次脑部MRI以监测复发情况。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患者中有20%~38%接受了补救性全脑放疗治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