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九三阅兵,我第一篇开的就是《开国大典》。从题目入手,“开国”的日期及开国之前人民的生活和建国之后对比,为学生降低理解难度。接着“大典”,大指盛大,“典”指按照特定流程,规范正式举行的典礼。
借着题目引出了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的总体脉络。
大典前,我让学生做会场布置负责人,让他们联系实际思考,例如:布置元旦教室或者生日典礼等,你会在典礼前做什么?孩子们能说出:时间、地点、人物,这几大要素。在此插入了课后题句子的理解。感受现场布置的庄严隆重,人民群众的兴奋激动。
在大典时,我让他们联系每周升旗,概括文中流程(课后第一题),然后让他们根据小标题进行概括,今年用上了草稿本,我行间巡视,让他们动笔,然后展示,倒逼他们动脑思考,而不是等着抄写答案。
借着关注最热烈的宣布宣布独立和阅兵式,结合这一单元要素,并顺势解决课后第二题。因为点面结合已经讲得很详细,园地的交流平台也有,参考着让他们自己草稿本作答,孩子们总体来说都不错。让他们自己说感受(自豪骄傲)。
利用课堂时间,我们一起对比着观看了建国时(飞机飞两遍)的视频资料,对比九三阅兵的盛况(武器的先进),体会新中国的成立意义的重大,以及我们盛世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不足:没有对阅兵式每个方队的特点逐一分析。不过后期讲课又补上了。
作业,我让孩子们仿照课文阅兵式部分,日记本写九三阅兵并写出自己感受。可以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