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设立了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任务群是语文课程的组织与呈现形式。整本书阅读任务群主张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要分学段、持续地进行整本书阅读课程实践,不同学段有不同的学习任务。这是“新课标”第一次将整本书阅读正式纳入语文教学的课程体系。至此,整本书阅读的学习,将进入课程化、系统化推进的时代。很多一线教师将整本书阅读课分为三种课型,让课程组织形式有了具体的呈现方式。
第一种课型:导读课。新课标指出,应统筹安排课内与课外、个人与集体的阅读活动,宜集中使用每学期整本书阅读课时,兼顾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阅读,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阅读整本书。因此,我们主张在整本书阅读之前,进行导读课教学,进行集体导读。导读课的大致“规定动作”有:出示书本的封面、目录,介绍书本;展示具体的章节、片段,与学生一起欣赏文字;提供与书本相关的信息,如书评、推介语等,引导学生展开交流,继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听取学生意见,不断激发学生阅读这本书的热情;布置阅读任务,设定阅读打卡等监督机制。导读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引导学生阅读。
第二种课型:推进课。在学生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教师要穿插进行授课,并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新课标”在这一方面也有相关的要求:(教师要)及时组织交流与分享;善于发现、保护和支持学生阅读中的独到见解。推进课的交流形式大致如下:汇报阅读进度;结合不同的章节进行研讨;针对书中不同的人物进行分析,绘制人物图谱;选择书中特殊的情节进行讨论、改编;收集阅读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分享或深入研究。推进课意在通过中途的鼓动、蓄力,推动阅读持续进行,直至学生读完整本书。
第三种课型:交流课。
交流课一般安排在整本书阅读之后,学生围绕着阅读中的具体感受、体会进行交流。交流中,教师要尽力引导学生实现阅读成果的产生和转化,如转化为读后感、阅读推文等。在交流课上,教师要设计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对一本书中的各个方面予以总结。例如,绘制人物图谱、填写情节单、创意书本插画等。“新课标”对此也极为重视,给出的提示为设计、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师生共读、同伴共读、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等。交流与分享,意在让阅读的成果最大化,持续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基于对“新课标”的学习与执行,我们不折不扣地上着这三种整本书阅读课。在美国教师阿里尔·萨克斯所著的《整本书阅读如何做:从阅读方法到语文素养》一书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主张。笔者借鉴书中的观点,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对三种课型的执教进行了以下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