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我又开始自我读书打卡了。事情是这样的,我被拉进了区备赛的导师团,在我看来,在这个高手云集的群,我的存在十分的迷幻和突兀。作为一个止步于市赛候选人的角色,我是在师父的指导下“另辟蹊径”发挥所长写得精彩没有错,但也没到能指导参赛的水平吧,自己都没赛明白。但是总之,当我还是一只菜鸟的时候,真的受到太多善意和照顾,组织需要我,一定有组织的理由,说啥都得上。于是我进了2022备赛的群,新世界大门再次开启,这次居然要读《大学中庸》。这一两年看的都是大白话的教育学心理学的东西,这个共读书目给我整蒙了。一想到有一天还要轮到我点评,不行不行,我得自己读一读。反正也不知道自己为啥来,不如就边读边写,记录此路风光,探寻所为何来。于是带着满脑子问号,我翻开了书,任务驱动,就得思考,啊,真香。我总以为自己已经在探寻道的路上了,原来还是有很大的个人认知局限性呢。以下正文:
今天先只谈一个切点,就是文中提到的“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是提醒我们做事情要抓住根本,依事物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如果只在枝节上下功夫,急于求成,不辩本末,舍本逐末,也很难达到预期。 这也是我自从参加比赛以后感触最深的一个点。
先从带班实际说,今年我重回一年级,带班育人方面,确实是轻松了,和刚入职的自己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会去抓问题本质到底是什么。比如课间那些搞来搞去的告状,自己先在心里有个判断,基于学生成长规律,这是属于什么类型的问题,是该年龄段普遍的沟通能力缺乏导致的误会,还是行为习惯养成缺失引发的需要和家长深入沟通协同矫正的偏差行为。判断清楚根本,接着就可以比较轻松的引导孩子指导家长进行积极归因,给予他们所需的支持。但如果一直在纠结这个事到底是谁先搞谁,谁对谁错呢,那么在低年级这种社交问题一定是没完没了处理没个头的。
这项能力呢,也是我从比赛备赛过程中练出来的。我们常做的情景答辩也是这样的,看似纷繁复杂的情境,只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其实也就是几类的问题。因此,比赛不在于刷多少题,而是在是否锻炼出从题目中一眼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备赛看书也不在于看多少书,而是看书的同时是否能把学来问题解决技能归类,在遇到情境问题时灵活配用。
再往深一层讲,班主任比赛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得第一,拿个好成绩究竟是“本”还是“末”呢?我想答案不言而喻。当我带着比赛中练就的看问题本质的能力,回到带班实境中,开始有能力比较轻松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帮助到身边更多班主任,通过我的做法分享,我的文章发表不断扩大影响范围,让以我为原点的班主任生态往更正向积极的方向前进一小步,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到更适合他们的,更好的教育的时候,当我发自内心的因为身处班主任这个岗位感到满足,充满价值感的时候,这场比赛的意义,才开始真正浮现。也许这就是格物致知吧。
这本书作者还提到了一个点引发了我的共鸣,文中说,中华文化立足于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以“成人”,做好一个人,或完善一个人为目标。“完善一个人”和“完善自己”是不同的,成人是要使人脱离禽兽境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有着共同的准则和要求。其中也包含能正确对待个人和群体的关系,服务与社会,为社会做贡献。成就自己,则是从个人出发,求个人发展。这是两种不同价值观的反映,而今社会的问题恰恰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泛滥。
这段话再次印证了我假期读老大关于教育论述时对自己带班目标设定的反思。成为更好的自己固然重要,但是能够让世界因为那个更好的你变得更美好才是我们应该带领孩子去往的远方,才是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达成。
作为教师,踏上德育专业化的学习之路,同样也不应该只是为了成就自己。抱着“完善一个人”的心态踏实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周围的人感受到教育该有的温度和亮度,让教育也能因为自己更明亮,这是小小的我,一直在为之努力的那个大大的梦想。
好吧,我之所以在这里,大概这也是“完善一个人”的一次历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