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最后一个指导能力——回应,也让我更加觉得自己要练习、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
回应的目的、什么时候给予回应,作为指导师,哪怕是平时生活中的我们,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如何回应,是强化(积极)、建议(给方法),还是批评(批评),具体对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强化回应,即积极回应,让我联想到为什么从明心营到幸福营每一位指导师都在“垃圾堆里捡黄金”,总能看到我的优点和进步的地方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当他们多次这样说时,我似乎又有了动力,“原来我是如此优秀的一个人。”当然,不能虚情假意,有效的回应一定是有事实依据的、实时的、突出重点的、有助于对方成长的,且平均的,即有好的有不够好的。
嘉许性回应,顾名思义,即积极指出对方的优点,确认对方做到和做得好的地方在哪里。我的理解是细化之后的积极回应里的一部分。如“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当我们给予对方嘉许,自己也会因为对方的开心而开心时,也是另一种收获。老师在这里再次强调“少说但是,少说但是,少说但是”,生活中很多人会遇到的情况,一旦对方“但是”二字出口,前面的话似乎都成了过场和铺垫,让人有一种“原来在这等着我呢?”的感觉,难免虚假。
不过,收获最大的还是“爱敬存心”!
之前在其他导师的课程里也有讲到,此次再听宏威老师传授,温故而知新,联想到前几日小组会时敏敏老师说的“不要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对待他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所谓“爱敬存心”地回应,并非简单地带着一份敬重之心,将对方放在心上,真诚、坦率地去给予回应,而且这种回应是要基于对方的、是有建设性的,这种回应对对方来说像礼物一样美好而让人期待。因为在乎,所以给予。切不可以自己的标准、喜好和情绪去回应对方。
再次想到自己的“固执”,很多时候错误理解成了“坚持”,这也是我在听案例会或者练习指导能力的时候听对方说,感觉他在卖惨,“哪有那么严重呢?”这是我内心的声音,当我这样想的时候,一定是掺杂了我的个人情感,从而影响了我的思维判断和最终决定。想到这里,大概知道自己之前为何迟迟没有做好准备。
回应的出发点——爱敬存心!时刻提醒自己,尽快做出调整和改变,我可以!
有关回应,即使是负面的,也一定是有效的,要不断学习、精进、内化!
不论何时,指导能力都可以无限被提高,并非听过几次课就可以掌握并拥有,希望自己尽快成长起来,早日达成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