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主张为帆,扬学科课程之舟

读完《打通理论与实践的阻碍》中关于教学主张与学科课程要求的阐述,我深受启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与思考。

教学主张作为教育实践的灵魂,承载着教师的信念、价值观与教育哲学思考,它像一盏明灯,为教学实践指引方向。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当下,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再到“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正是教学主张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张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化学习置于核心地位,这让我意识到,教学不是知识的单向灌输,而是学生主动探索、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

而学科课程要求则是教学的基石与框架,它通过课程标准明确学科素养要求与教学目标,为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方向和衡量标准。教师需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定教学目标并设计教学活动。这一过程让我明白,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脱离实际,要精准把握学科核心,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起点和发展潜力。只有围绕合理的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探究、合作、自主学习等,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发展能力。

书中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已知经验和兴趣是宝贵的学习资源,这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以往的教学中,我有时会忽视学生的已有经验,直接将新知识灌输给他们,导致学生理解困难,学习积极性不高。今后,我要更加注重挖掘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以这些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认知建立联系,从而更轻松地构建新知。在学习成果评估方面,不应只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要关注他们的思维过程、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这促使我反思自己的评价方式,我将尝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如课堂表现评价、项目式学习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创新。

“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主张进一步凸显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良好的师生互动能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应与学生平等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让师生在互动中共同进步。

教学主张和学科课程要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主张赋予学科课程要求以灵魂和情感,让教学更具温度和深度;学科课程要求则为教学主张提供了坚实的依托和实践框架。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为学生搭建起通往知识殿堂的桥梁,构建起稳固的教育大厦。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不断深化对教学主张和学科课程要求的理解,努力将其融入到每一堂课中,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