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梁祠石阙铭》,东汉建和元年(147)3月武始公、绥宗、景兴、开明兄弟四人出资建造,石工孟孚与季弟卯主持施工,主体工程耗资十五万钱,孙宗雕刻石狮另支付四万钱 。 清朝乾隆5...

《武梁祠石阙铭》,东汉建和元年(147)3月武始公、绥宗、景兴、开明兄弟四人出资建造,石工孟孚与季弟卯主持施工,主体工程耗资十五万钱,孙宗雕刻石狮另支付四万钱 。 清朝乾隆5...
早年出土于嘉祥境内的“汉故山阳金乡周掾祠堂”题记画像石,不见有关资料著录。 汉代墓地小祠堂,又名食堂、庙祠、斋祠、石室等,是建造在墓地上墓塚前对地下墓主人进行祭祀的地面建筑。...
《颂鼎铭文》为周宣王时史官名颂者所作的饪食器,此鼎传世共三器,其中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各藏一件。 颂鼎铭文第一段记述册命的时间、地点,第二段记述册命仪式;第...
《景云碑》,刻于东汉熹平2年(173),2004年3月出土于重庆市云阳县旧县坪遗址,通高240厘米,宽95厘米,厚33厘米,现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碑文记述了景云的祖先由楚国...
《西岳华山庙碑》 刊刻于东汉延熹8年(165),又称“华山庙碑”“华山碑”等,原石已毁,现有重刻碑存于陕西西岳庙灵官殿。碑文记叙周至汉间历朝祭西岳祀典及袁逢、孙璆等重修西岳庙...
许安国祠堂画像石题记,又名宋山画像石题记,刻于永寿3年12月(157)。1980年岀土于山东嘉祥县蟎洞乡宋山村,现存山东省博物馆。带题记者有两刻石(第28/29石)。 第28...
王福庵(1879—1960),字维季,号福庵,原名褆,曾用名寿祺,七十岁之后自称持默老人,著名现代书法家与金石家。
汉代铜器等金属器物上的文字,称为汉金文。汉代已经不是青铜器的兴盛期,但是青铜器物的应用仍然比较广泛,主要是一些日常用品如钟、鼎、壶、权、炉、洗、镜等器物。其上的铭文,篆隶互掺...
衡方碑,东汉建宁元年(168)9月立,原在山东省汶上县西南五十里平原郭家楼前。清雍正8年,汶水泛决致碑石陷卧,直至1953年移立于泰安岱庙炳灵门。碑主人衡方,官至京兆尹,兵部...
《白石神君碑》刊刻于东汉光和6年(183),也称"白石山碑",碑文记述白石神君功德及颂辞,后有前燕元玺3年(35)所刻题跋一行。此碑结法方正,字形稍长,用笔清劲,波磔明显,属...
砖文是刻划或模印在砖上的文字。模印砖文需要先将文字和花纹刻在模子上,然后在砖坯上压印。刻划砖文的方式分为湿刻与干刻两种。湿刻是在泥坯尚未干透时,利用锥形杆棒或手部直接刻划。干...
曹魏正始五年石门关题记,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河峡谷拴驴泉一带的古栈道遗址附近,题记刻在沁河北岸一断崖崖壁上,高约0.47米,宽约0.41米,共9行95字。
东汉《王舍人碑》,刊立于东汉光和6年 (183),1982年出土于山东省平度县灰卜乡侯家村西山坡汉墓区,当地人称之为“九冢桃花山”。 此碑为螭首、龟趺,为存世汉碑仅见之例。螭...
景君碑,全称“汉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刻于东汉汉安2年(143)至本初元年(146),现藏济宁市博物馆。 景君,名字不详,北海任城(今山东济宁)人。曾任大名县司农、元城(...
富人待人的共同點:明明知道這個人不行,但是他不提醒、不指點、不好為人師,即便是他的認知經驗都超過了對方,他也不會給對方的提建議。 因為無論你是指點、說教,都是需要消耗能量,情...
清明放假3天,第一天值班,第二天去晋城碧落寺、高平铁佛寺(免费)、开化寺(免费)、炎帝陵、骷髅庙、长平之战纪念馆(18元),第三天去晋城青莲寺(免费但上山花费60元)、二仙庙...
《夏承碑》全称“汉北海淳于长夏君碑”,刻于东汉建宁3年(170),记述东汉淳于长夏承的家世与生平。原石已佚,现有明代重刻碑(已残)存于河北邯郸市永年区清晖书院。
《三老忌日碑》刻于东汉建武28年(52)5月10日后不久,是三老“通”的孙子中名为“邯”的人所立,以记其祖父、父亲的名字及忌日。现藏于杭州西泠印社汉三老石室。
停云(并序) 陶渊明 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其一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其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