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甘肃
  • 看见“分心”背后的信号

    当家长焦急地和我沟通,说孩子在数学课上总与后排同学讲话、注意力不集中时,我首先感受到的不是对“课堂纪律问题”的焦虑,而是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在意,以...

  • 家校同频,后进生的进步

    批改数学作业时,小林的练习册让我眼前一亮:曾经歪歪扭扭的数字变得工整,口算题全对,就连曾让他犯难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也清晰地标注...

    1.5 41 0 2
  • 一次家校沟通后的反思与感悟

    当我将课后服务中“学生险些踢到同学脖子”的事件分别反馈给两位家长,并完成后续沟通后,深夜静坐桌前,内心满是关于家校共育、儿童成长教育的思索。这次...

  • 读《发现的乐趣》有感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读费曼的《发现的乐趣》,读出了许多触动。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没有用晦涩的公式堆砌理论,反而用讲故事的方式,将科学探索的...

    1.0 38 0 2
  • 临危受命,代管班级的心得

    当得知班主任请假,我需暂时接管班级时,心中既有责任带来的压力,也有贴近学生的期待。经过这段时间的管理,我不仅摸清了班级运转的细节,更读懂了“临时...

  • 用耐心与智慧唤醒学习状态

    刚开学的数学课堂,总能捕捉到这样的画面:有人盯着黑板上的函数图像走神,有人翻练习册时还在回味假期游戏,就连平时算题最快的学生,也会在简单的计算中...

  • 对新教材的思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新教材的启用,为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挑战。在使用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新教材在内容编排、理念渗透等方面的变革,这些变化也引发...

  • 读叶嘉莹《论苏轼词》有感

    灯下细读叶嘉莹先生的《论苏轼词》,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北宋的门。先生以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为钥,以温润的共情之心为灯,带我走进苏轼的词境,也让我读懂...

  • 开学前的备与思

    距离新学期开学还有一周。作为三年级数学老师,这一周不是简单的备课,更像是在为一场“和孩子们的数学约会”做细致的准备——既要打磨知识的呈现方式,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