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质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们低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难度》,文章在网络发表后,有很多的留言,当然这里有正面的留言,也有有争议的观点,但大部分的留言均表示认同。 教师这一职业的...

张文质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们低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难度》,文章在网络发表后,有很多的留言,当然这里有正面的留言,也有有争议的观点,但大部分的留言均表示认同。 教师这一职业的...
作为教师,需要清晰的界定,“生出来的”和“长出来的”这两种事物。 对于“生出来的”,我们要尊重它、接纳它、理解它。比如,无论我们面对什么样的学生,我们要有这样的潜意识——有些...
很多时候,老师很容易把自己当成一个“算命先生”。比如一个原来一直考不好的孩子,突然一下考好了,老师会对这样的学生产生怀疑;在老师的心目中,这个学生是不可能考到这样的分数的。反...
教师教学的起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情感起点,另一个是学业起点。张文质先生谈到,从他交往的朋友来看,很多优秀的教师大多都是中师生。他认为,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一是本身素质很好,二是...
当下,我们很多时候追寻“高效教学”,或者说“高效课堂”。到底有没有“高效教学”?或者说如何定位“高效教学”?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小学教育教学而言,比较确切的表达...
张文质先生认为,最好的工作是我们对一个个具体的人产生影响。由此,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一个同事跟我聊到一个话题——有效生命。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如果不能对社会、对他人产生一定...
教育,是双向助益的工作。也就是说,教育做好了,对学生有益,对他人有益,同时对自己更有益。 如果我们的老师上完一堂课,自己能够反思是否感到满意?反思课前是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自...
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教师,会坚定的把教学视为自己的命运,视为一种信仰,视为生命的全部价值所在。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教师,可能与世俗意义上的名师不是一回事。 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教师...
在《教师的使命》的79页,这一页的主题名叫“教师的命业”。这个主题所阐述的,应该是整本书的核心思想,至少是核心思想之一。 所有教育家的成长顺序都是:首先成才,接着成名,最后才...
作为教师,很多时候,我们形成了一种定式的思维,那就是我们认为,作为学生该背的一定要背下来。比如很多老师会要求学生背诵《小学生行为准则》;再比如学生写作文时,我们总是要求学生某...
安稳的职业环境更有利于教师的发展 当下,为了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为了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为了激活教师的职业倦怠,当然,也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改革一直在持续的进行。...
教育,还有比知识传授更重要的东西 在《教师的使命》这本书里,张文质老师提到一个观点,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在知识方面,老师是教不坏他们的。 一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还是...
今天的教师需要更为广泛的阅读和学习。教师主要是从事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日常教学工作;二是以孩子成长为中心的生命引领工作;三是以孩子成人为中心的社会责任感,...
张文质师谈到,我们今天的教育有很大的麻烦,因为太过于注重对一个人30岁之前的教育。反观现实,我们无形中有一个错误的认知,那就是大学之前,我们是专门用来学习的;大学毕业找到工作...
《教师的使命》辑一第三篇文章《手中有书,远方有导师》,主要是引出张文质老师的一个观点——作为一个教师,要做到身边有师父,远方有导师,心中有偶像。 张文质老师的这个观点,多年前...
今天读到张文志老师《教师的使命》辑一的第二篇文章,“我为何强调关注本土教育学”。里边讲了这样的故事:现在的社会,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情绪,心理甚至精神问题?在养育孩子的...
《教师的使命》已做过导读,今天才有时间翻开这本书。本书与2021年由张文志先生写成出版。全书共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辑一教育是更难的事业”“辑二教育的退守之路”“辑三以教育为...
我将返岗交流的题目定为《从“外出培训学习”说开去》,其第二个目的是试图与老师们讨论,我们为什么要持续的学习和研究?或者说,教师持续学习和研究的内驱力来自哪里?这种持续的学习和...
2025年4月21日至29日,我到陕西师大进行为期九天的培训学习,根据要求和安排,外出培训学习的老师返岗后,都要进行返岗交流。 我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之所以外出培训后返岗交流...
《从“教师外出培训学习”说开去》这一组文章,主要是围绕《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链接到教师的学习和研究,是怎么一回事来谈的。前八篇文章已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