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河东君牧斋南京情形 一、入南京 (一)福王之招纳 1、资料 第三章引《玉台画史》载黄媛介画扇题有“甲申夏日写于东山阁”之语,因论皆令作...
(2)先生笺释 牧斋此诗所言固是偏袒弘光之辞,但亦应取与东林党人之记载以由崧为天下之恶皆归焉者参互比较,求一平允之论也。《华笑庼杂笔一黄梨洲先生...
同书同卷《福恭王常洵传》略云: 福恭王常洵神宗第三子。初,王皇后无子,王妃生长子,是为光宗。常洵次之,母郑贵妃最幸。帝久不立太子,中外疑贵妃谋立...
先生以为有必要笺释一下东林的政治主张之由来,这些原因,彼时视为天高地厚,现在读来,不过是蜗角争斗而已。 (二)东林渊源 1、国本之起 孺木谓“谦...
3、牧斋谄马之例子 (1)例一 《小腆纪年附考八》顺治元年甲申十月条(可参《国榷一百四》崇祯十七年八月丙子贡生朱统诬奏姜曰广、夏完淳《续幸存录南...
接着对诗笺证,先生曰:寅恪案:今取牧斋此诗并序就涵芬楼《有学集》本与钱遵王注本相校,注本虽不讹脱,然“贵阳”二字三处皆作“桂阳”,必非传写偶误所...
又检顾公夑《消夏闲记》选存《钱牧斋》条略云: 乙酉王师南下,钱率先投降。满拟入掌纶扉,不意授为礼侍,寻谢病归。诸生郊迎,讥之曰:老大人许久未晤,...
宗伯门人顾苓曰:呜呼!今而后宗伯语王黄门之言,为信而有征也。宗伯讳谦益,字受之,学者称牧斋先生,晚年自号东涧遗老。甲辰七月七日书于真东墓下。(寅...
第三册是先生笺释河东君夫妇复明的情形,这一册先生用了很大的心血,描述了河东君夫妇有立潞王失败后,被福王征兆南京、投降、罹罪、复明、家难等等。 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