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讲透《孟子》-【如果你一心逐利,跟你的人也逐你的利】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上下交征利...

华杉讲透《孟子》-【如果你一心逐利,跟你的人也逐你的利】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上下交征利...
《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习惯2【转述】 一位男士讲了妻子积极处理儿子难题的故事:一天他下班回家,3岁半的儿子布伦顿说自己是努力劳动的男子汉。后来他得知,妻子在楼下时,布伦顿...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信息过载】 读书、参加研讨班并没有什么不对,可如何我们总是在接触新知识,却没停下来去整合它们,并将其付诸实践,问题就来了。如何继续这样不停地接触新...
《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对暂停暂的思考】 【摘】 设置暂停键:停一停、想一想,做出选择 ●讨论暂停键的观念。 ●请家人在家庭中选择某事来设置暂停键。可以是一个肢体动作,例...
《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讨论篇1 ●和家庭成员讨论:什么时候你感觉自己最积极进取?什么时候你最消极?结果是什么? 【答】先生认为,有家人和朋友的鼓励时,最积极并能取得好的成...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后记-我们学习什么样的儒家】 我学习什么样的儒家呢?应该说,就是学习孔孟、程朱、王阳明这三个。 学什么呢?主要是学“学习学”,学自修,学领导力,学经营...
《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习惯1:通向其他习惯的关键】 积极主动这个第一习惯是打开通向其他习惯大门的钥匙。事实上,你会发现那些总是拒绝负责任和采取主动的人,不能完全培养其他...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四.明朝,阳明心学】 【转述】第四个儒家是王阳明的心学,因之前有陆九渊,也叫陆王心学。心学开创者是陆九渊,在王阳明处集大成。 陆九渊提出“心即理”“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回想竹子的故事】 【引】一位先生在自己妻子父亲所在的银行工作了十五年,因为离家远、无法与家人呆一起的缘故,这位先生辞掉的银行的工作,但这引来我岳父...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学以致用】 【摘】人们常说“学点国学”。我不知道“国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诸子百家价值观不一样。学习不是晓得些说法,学习就是行二甲双胍,是为了切实笃...
《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爱的第一法则】 【摘录】 在这一章中,我们要看一看你能在家庭成员的情感银行账户中存入的五笔巨款。这些存款之所以可以在家庭文化中造成不同凡响的结果,...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孔子的儒家与董仲舒的儒家是两会事】 【转述】汉朝,董仲舒的儒家中学历史学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的功劳。他最大的思想贡献是“天人感应”和“三纲...
《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原谅】 【转述-引】两上小故事引入了原谅。第一个故事是父母去世后,几位子女为了争夺父母留下的遗物,而差一点聘请律师;后面虽然没有对簿公堂,但四年间...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切实笃行】 恻隐之心,是仁之端,仁的萌芽;羞恶之心,是义之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是礼之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之端,智的萌芽。 仁义礼智,人人身...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四端论】 【摘】 这是孟子著名的“四端论”和扩充放大的原理。端,是萌芽,是头绪,是基础。 一是恻隐之心。 人们看见小孩要掉到井里去了,怵惕恻隐之心马上...
《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不在背后说人是否(2)】 【引】作者的朋友,有时候会在他儿子不在场的情况下,聊起他做得不好的地方……直到有一天,他意识到,家庭们应该在对方不在场的...
《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不在背后说人是非】 【摘】除了道歉,一个人可以存下的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存款之一是不要在家人不在的情况下说他们的是非,整个家庭都可以把这作为一个基本的...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后记》(9)-【水滴石穿,保持气节】 【摘录】 每天打电话来咨询、要求我们去洽谈合作的客人不少,而我们也有原则,一定要客户自己来谈,我们不去。这就是“...
《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道歉】 【摘录】 即使我们发脾气的时间在生活中只占微乎其微的比例,但如果我们不为此负责任和道歉,那就会影响到所有其他时间的生活质量。为什么呢?因为...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专家推荐摘 【冯仑】世界是创造出来的,幸福是经营出来的,爱情是追求出来的。 【单仁】从“知道”到“做到”,作者深刻洞察学习与行为之间的鸿沟,提出了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