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山东
  • 读书笔记6

    五、直、仁、忠、恕 不仁之人,无真性情,虽行礼乐之文,只是增加了他的虚伪而已。 孔子注重人的真性情,厌恶虚伪,崇尚质直——内不自欺,外不欺人。直者内忖诸己,曲者外揣于人。巧言...

  • 读书笔记5

    《中国哲学史》 第四章 孔子及儒家之初起 一、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孔子是以六艺教一般人的第一人(学术民众化第一人),他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

  • 读书笔记4

    《中国哲学史》第二章 泛论子学时代 三、子学时代之终结 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主张盛行时,子学时代终结,同时是经学时代的开始。 四、古代大过渡时期的终结 汉武...

  • 读书笔记3

    《中国哲学史》第二章泛论子学时代 一、子学时代之开始 哲学为哲学家的有系统的思想,须在个人著述中表现,孔子以前没有私人著述这回事,有无正式哲学,不得而知。 中国哲学家多认为古...

  • 读书笔记2

    《中国哲学史》绪论 八、历史与哲学史 历史包括客观的历史(事情的自身)和主观的历史(事情的记述,即“写的历史”) 历史能影响哲学;哲学也能影响历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

  • 读书笔记1

    《中国哲学史》绪论 一、哲学之内容 从哲学的内容阐述“哲学”的含义,哲学的内容包括: 1.宇宙论(A Theory of World )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世界观,含“本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