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湖北
  • 与不熟悉的人往来:慎聊笃行多思,也许比话多好

    几年前,通过报网课学习,认识了一个网友。当时,感觉关系热得很快,大家无话不说。 常常打电话一聊,就是几十分钟,甚至是一个多小时。天天聊都有话说。甚至下班路上,还要停车在路边,...

  • 探寻家庭生活中各类问题的最优解

    朋友,你喜欢跑步吗?跑步时会想些什么?平时呢? 我喜欢跑步。傍晚时分,头脑昏昏沉沉,就出门跑步。跑步让我悟出,生活没有标准答案,但很多事有最优解。 以家庭生活和个人经历为例,...

  • 送子练字途中的职业启蒙教育

    送儿子去练字路上。他突然问我:“爸爸,是不是一年级练字学完,二年级就不练字了?” 听了他的话,我心里有点懵。孩子这话,本质上看,是啥意思呢? 我告诉他,一年级练字学完了,二年...

  • 放手让孩子做选择

    放手让孩子做选择,这是把孩子当做独立个体,有他们自己的思想,也是对他们的尊重。这是一个大智慧。 如何放手呢?下面从看电视和做作业两个维度,结合自己的家庭教育,简要与诸位探讨一...

  • 堂妹孩子的升学宴

    堂妹是我小叔的女儿。小学时,我们在一个班级读书。上了初中,也是在一个学校。这算是很投缘的事。 一晃,许多年过去,往事渐行渐远。我们都成了大人,有了自己的家室,也有了各自的孩子...

  • 对快乐的感悟

    小时候,快乐很多,很多。 到河边捞一次鱼,在小区爬一次假山,和小伙伴打一次水枪,很快乐。 在广场上骑一下单车,溜一下冰,爬一爬紫光酒店门口的披云卧石,也很快乐。 甚至是吃一根...

  • 为什么关注那么多公众号?

    很多人,在微信公众号读文章,痛点一被戳中时,都喜欢点赞、分享,甚至大拇指再一点,关注了这个公众号。 我也有这样的行为、爱好。不仅如此,遇到好的文章还常常点击收藏。不过,很多时...

  • 家庭教育中的育儿误区

    为人父母,在家庭的育儿过程中,常常会走入一些误区。今天列举几个常见的误区,避免诸位踩坑。 一、过度代劳,家长很累,还滋生孩子惰性,让孩子责任感缺失 假期里,妻子去上班很辛苦。...

  • 读书小感悟

    大概是读初中时,就知道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 可是,静观生活中的很多人,从初中生到高中生,再到大学生,甚至很多成年人(有时也包括我自己),他们都在读书,一些人还读了大量...

  • 好好说话

    临近傍晚时分,儿子睡了个大觉醒来,问我:网购的快递到了没,想自己下楼去拿,然后读课外书。 我知道快递里装的就是课外书,但没立马回答儿子的话。想起和他承诺过,今天要买玩具给他,...

  • 不懂教育,不妨这样问问孩子

    蔡志忠的一生中,很少有迷茫度日的时候,即使在最该迷茫的青春里,他也目标清晰。所以,他过了普通人十辈子的人生。 受他的教育理念启发,个人觉得,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为人父母不用盲...

  • 家庭教育中的拉锯战

    绝大部分的家庭,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都会产生理念上的分歧。我把它称为家庭教育中的拉锯战。 这样的拉锯战,轻则让夫妻双方争得面红耳赤,不分输赢;重则弄得夫妻二人婚姻不幸福,不...

  • 关于育儿理念分歧的思考

    在遛狗的路上,我想了许多关于和妻子教育孩子的问题,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妻子爱说话,自己不爱说话,这导致我们在教育上存在一些思想理念的分歧,或许彼此都退两步会更好。 我可以多抽空...

  • 120
    燃气灶换电池的经验反思

    做一件事情,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这几天给家里的华蒂燃气灶换电池,就应验了这个道理。 燃气灶用了很久后,点火时一开始还能有一两次火花,后边再点火就没反应了。 知道这是没电池了,...

  • 为爱维权

    自二孩政策放开后,很多家庭多了一个孩子,变得热闹了。三孩政策出台,不少积极分子又生了,让家庭的热闹,又再一次升温。 可是,背后也出现了一些危机。不过,**孩子的教育问题,始终...

  • 资源浪费了吗?

    女儿学英语。按常规需要学两个小时,可是她某天早早就放学了。打电话给我,都吓了我一跳。一看时间,竟然提前了近半个小时。 她显得很高兴,可能是可以早点回家,也可能是早早完成老师布...

  • 努力成长

    在电脑屏保上,看到这样一行字:努力成长是在孤独中可以做的最好的事情。甚是喜欢这句话。是呀,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一个人,有点孤独,却没什么不好。翻开自己喜欢的书,打开喜欢的文章,...

  • 友善的6楼邻居

    我家住在小区的7楼,也是一个单元的顶楼。6楼的邻居,是一对非常和善好相处的夫妻。 记得有一次,因为夜间下暴雨,我家楼顶花园堵塞积了很多水,这些水通过墙面渗透到了6楼邻居家的墙...

  • 教育孩子前,先教育自己

    “我像一艘破旧不堪的船,沉到了海底,是您把我捞了上来,又让我看到阳光。”这是北京一位高知家庭孩子,被医生从死神手里夺回,当时说出的一句话。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被救的女士,未...

  • 只学有效的知识

    前段时间读了周岭的《认知觉醒》,一边读一边写感想,收益匪浅。 书中有一个观点,即“只学有效的知识”。作者认为,成人学习的目的,不能仅停留在“理解”和“知道”的层面,而要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