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温风至,庭前竹影斜。风褪去春末的迟疑,裹挟蓄积已久的热意漫卷人间,宣告小暑降临。天空浸透靛青,云朵如新棉舒展,阳光泼洒在石板路上,溅起明晃晃...
初夏的伊犁,是《汉书》所载“北胥鞬之地”的葱茏具象。天穹高远,湛蓝如洗,几朵闲云慵懒浮动。天山雪水滋养的草原初披新绿,远处松林如墨痕洇染山峦,近...
日影已达极北,大地上的绿荫正浓密如盖。光与影的极致交会,催生了生命最蓬勃的形态。鹿角脱落,蝉声初噪,半夏萌生,天地万物无不以其最精微的物语,宣告...
书架一隅,《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静立如一个沉默的异乡客。它的脊背承载着哲学的风霜,书页间封存着解构世界的符码。当指尖掠过“身体的技术”这行标题...
六月的阳光,已非春日脉脉温情,它熔金泻玉般倾注而下,将大地烘烤得一片炽白。风裹挟着燥热之气,卷过田野山岗,无遮无拦地穿行于天地之间,带着几分蛮横...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文明的暗礁始终潜伏于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逐中。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构建的思想坐标系,精确标定出自由与奴役的临界...
在人类政治文明的漫漫征途上,自由主义如同穿越时空的古老旅人,从雅典城邦的喧闹市集启程,踏过中世纪修道院的青石台阶,最终在近代宪政的宏伟殿堂中驻足...
情之为物,犹春蚕吐丝,自缚而甘;若夏萤扑火,焚身不悔。李商隐以“春蚕到死丝方尽”织就缠绵悱恻之锦,纳兰性德以“人生若只如初见”写尽幽微憾恨之章。...
当二十世纪的曙光穿透圣彼得堡的薄雾,什克洛夫斯基在涅瓦河畔投下的“陌生化”石子,激起的涟漪至今仍在人类精神的湖面荡漾。朱立元教授的《当代西方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