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澳门
  • 120
    素纸生烟,秋月为笺

    总以为,四季之中,秋是最宜入诗的;而秋夜之中,月是最宜入画的。当夏日的余温被晚风涤尽,蝉声隐入枯草,天地便铺开一片素纸,等待月光落笔。此时,你只需将那颗在红尘中奔走倦了的心,...

  • 露凝秋色,心向清欢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白居易的诗句,像一扇半掩的窗,轻轻推开,便是寒露时节的模样。凉风拂过庭前的松枝,松针上还挂着昨夜未干的雨水,风一摇,便顺着针尖滚落,滴在青石板上,...

  • 120
    归去来兮,桂香如故

    秋风乍起,寒露初凝,又是一年桂香时节。独倚轩窗,忽闻一阵幽香飘来,沁人心脾,恍若故园之气息。不禁神驰千里,魂归故土,思绪如桂瓣纷飞,落于记忆深处。 秋风实为桂花信使,虽林和靖...

  • 120
    江波摇碎猫儿梦,檐下听雨是归人

    行至家门时,雨正密。这雨,是何时开始下的?仿佛自我记忆中离家那日起,便未曾真正停过。石泉的秋雨,是与别处不同的。它不与夏雨的狂放同谋,亦无春雨的矜持,只从容落下,带着洞悉世情...

  • 120
    金风衡宇,玉露均分

    晨光与暮色在天际线处各自铺展,像被无形的尺规裁开的两匹锦缎。东边是浅橘色的曦光漫过黛瓦,西边还留着淡紫的暮霭未散,中间横亘的湛蓝里,几缕云丝轻悬如纱。风掠过衣襟带起微凉,不是...

  • 秋雨潇潇,旧梦迢迢

    长安的秋雨,是时光研磨的墨汁,自九霄云外缓缓滴落,将八百里秦川染作一卷洇湿的史册。雨丝斜织在雁塔飞檐,凝成珠帘碎玉;积水漾开于朱雀石砖,倒映宫阙千年。青灰天色与赭黄城墙交融处...

  • 120
    清露凝霜,岁月含香

    近来总被淅淅沥沥的雨声唤醒,秋风裹着湿意穿过窗棂,恍惚间才惊觉,已至白露时节。城市里的季节总来得隐晦,朝暮奔波的日子模糊了时光的刻度,唯有清晨推开窗时,那缕褪去盛夏燥热的微凉...

  • 120
    晒透

    清晨推窗时,第一缕阳光正沿着对面的瓦檐斜斜攀爬,像调皮的孩童踮着脚尖踩过青灰色的屋脊。我倚在阳台栏杆上,指尖还残留着玻璃上的微凉,看那层金辉漫过瓦片的弧度,像谁抖开的绸缎正顺...

  • 120
    暑气渐消,凉风徐来

    夜雨在清晨的草叶上凝成露珠,晚风终于褪去灼人的温度,处暑便在这微妙的变化中翩然而至。“处暑”之名,源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短短数字,道尽天地之...

  • 120
    梧叶辞夏,金商序秋

    晨起,一丝风竟自竹帘外悄然潜入,挟着久违的凉意。它拂过廊下,轻轻推开了院中枇杷树浓密的绿荫。那些被筛漏的光斑在石阶上微微晃动,仿佛向人传递某种消息的郑重。天地之序运行至此,名...

  • 120
    长夏逝川,疏影窃年

    时维盛夏,大暑灼金,天地如沸,赤帝驭炎龙,赫赫然炙烤寰宇。草木垂首,蝉声嘶竭,而人心幽潭,偏有寒泉暗涌。彼心所念,非炽火可销,反于暑气氤氲中凝结如霜,缠绕眉宇峰峦。 风掠庭柯...

  • 120
    幽闭的幻觉

    亨利·詹姆斯的《螺丝在拧紧》静立于文学疆域的分水岭,那支笔如无形的凿刀,掘开了一道通往人性之渊的缺口。 幽灵是否确实存在,抑或仅仅是叙述者心灵深处汹涌浪潮的投射?其含混犹如一...

  • 120
    烛微索隐,珠玑照影

    博尔赫斯曾言,重读是阅读的崇高形式。黄昱宁的《小说的细节》正是这样一份重读的邀请函。她将目光投向那些曾被我们一掠而过的角落——简·奥斯丁笔下人物一句看似随意的反讽,狄更斯小说...

  • 120
    我为什么要读哲学

    苍穹之下,泰勒斯遥指奔流不息的江水,宣称万物本源归于水中。今日听来,此言或引人莞尔,但在两千六百年前的爱琴海畔,这声叩问却如惊雷炸响于蒙昧的黎明,标志着人类理性对宇宙奥秘的首...

  • 120
    暑韵初临,夏意方兴

    倏忽温风至,庭前竹影斜。风褪去春末的迟疑,裹挟蓄积已久的热意漫卷人间,宣告小暑降临。天空浸透靛青,云朵如新棉舒展,阳光泼洒在石板路上,溅起明晃晃的光斑。巷口槐荫下,摇蒲扇的老...

  • 120
    花海鎏金,天马踏云

    初夏的伊犁,是《汉书》所载“北胥鞬之地”的葱茏具象。天穹高远,湛蓝如洗,几朵闲云慵懒浮动。天山雪水滋养的草原初披新绿,远处松林如墨痕洇染山峦,近处草浪间虫鸟啁啾,勾勒出天地间...

  • 120
    日影极北,夏荫至长

    日影已达极北,大地上的绿荫正浓密如盖。光与影的极致交会,催生了生命最蓬勃的形态。鹿角脱落,蝉声初噪,半夏萌生,天地万物无不以其最精微的物语,宣告着夏至盛极而衰的流转已然开启。...

  • 120
    书囊里的异乡人

    书架一隅,《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静立如一个沉默的异乡客。它的脊背承载着哲学的风霜,书页间封存着解构世界的符码。当指尖掠过“身体的技术”这行标题,便觉汪民安笔下的理论,恰似为...

  • 120
    麦芒淬金,稻种沉碧

    六月的阳光,已非春日脉脉温情,它熔金泻玉般倾注而下,将大地烘烤得一片炽白。风裹挟着燥热之气,卷过田野山岗,无遮无拦地穿行于天地之间,带着几分蛮横的暑意。正是在这万物被阳光催逼...

  • 自由的尺度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文明的暗礁始终潜伏于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逐中。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构建的思想坐标系,精确标定出自由与奴役的临界点,当集体主义以玫瑰色的承诺包...

个人介绍
笔名安墨染,取“安静素然,墨韵清染”之意。喜欢春花秋月,也看夏蝉冬雪,最爱用一支素笔,写樨柳苏晴,描蝉碧勾花,绘落叶霞翻,刻霜杵敲寒。提笔落章,尽诉衷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