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浙江
  • 不虚此行

    前往明皇陵的路上,司机随口道,没什么好看的,建成这么多年了,也没进去过。 明皇陵是朱元璋埋葬其父母、哥嫂及侄子的地方,除了一堆石像,没几样像样的东西。然而,我还是执意前去打探...

  • 120
    中都凤阳

    节前的晚上,视频切换,无意间浏览到纪录片《明中都》。读过《明朝那些事儿》,自恃对明史有一定的了解。好奇之余,点开了视频。 明朝有三都,除了南都(南京)、北都(北京),还有一个...

  • “愣大胆”

    被悄然接走、请喝咖啡,小美的“意外事件”,富有戏剧性。 旧上海,帮派林立,码头混杂。哪怕贵为军阀头子,青帮保护费该交还是得交。这或许便是强龙扭不过地头蛇吧。 其所倡导的“新生...

  • “异类”

    爱情价更高 爱情有着不可思议的魔力。 不顾年龄鸿沟(相差27岁),私奔出逃,漂洋过海东渡扶桑与心上人结婚,庆也真是够胆大、够叛逆的。 2幕乘船远行的场景给我印象较深。一是以做...

  • 也谈正面战场

    正面的反义词是什么?第一反应,是否为反面?如一页纸,有正面与反面。抑或是,负面。如正面报道,负面新闻。不一而足。 最近听新闻,刚好听到“敌后战场”一说。于是,心里便有答案了—...

  • 老兵不死

    今天,朋友圈刚好看到。这个舒同的名字,我不熟悉。但诗句开头的“老兵”我印象深刻。 《一寸河山一寸血》大结局,引用了麦克阿瑟的名言——老兵不死,只会凋零。Old soldier...

  • 虎贲

    上个周末,观看了电影《喋血孤城》。结合读书、观影,谈几点体会: 首先,何谓孤城?身陷重围,外无援兵,弹尽粮绝,此谓孤城。 影片中讲到援军迟迟不至,被阻于外围。倒也不是全部畏头...

  • 执拂

    线下活动时,邻座的庞老师聊及林彪的堂哥,我脱口而出——林觉民。 他未予置评,自顾说张浩。他说主席罕见为其扶灵,仅此一例。 红军会师后,张国焘一方兵强马壮,主席一方衣衫褴褛,张...

  • 另外一场抗倭

    昨天的线下,东哥地图演说抗战路环节,其中有一幅古代北军南下三条线路,我印象较深。 北军南下,好理解。譬如,宋室南迁。从最初的苟安到后来的“直把杭州作汴州”,直至最后崖山之败—...

  • 山之上,国有殇

    昨天的线下,阿成分享了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他陪同大家逐个过一遍名录,大家结合读书体会,随时插话,各抒己见,谈熟悉的人物,聊典型的事迹。 赵一曼、白求恩、杨靖宇等近乎...

  • 烽烟滚滚唱英雄

    《一寸河山一寸血》共5部,第4部是《万里烽烟》。东哥在介绍、翻屏时,丽和眼尖,她说打错字了吧。细一看,还真是,烽烟误为锋烟。 提笔忘字,同音异字,笔误在所难免。 由烽烟,我想...

  • 宝山离歌

    本月共读《一寸河山一寸血》,淞沪抗战是全书的重要一章。趁着读书热力,遂呼朋引伴前往宝山瞅一瞅。 临近目的地的时候,导航出了点问题,我们来回穿梭几次越过蕰藻浜。同伴戏谑,好比渡...

  • 似是故人来

    浏览报章,无意间发现了这篇《国宝级典籍的“前世今生”》。 朱棣、解缙、姚广孝,《永乐大典》,如雷贯耳的名字,映入眼帘,勾起我的“回忆”。 《明朝那些事儿》刚读完,趁“余温”尚...

  • 此举有名

    我对书法一窍不通。扫了一遍,对徐有贞,印象较深。当然,不是说他的书法有多好,什么“书风古雅、用笔虚灵”之类的。 徐有贞是他的“马甲”,之前他不叫徐有贞,名曰徐珵。瓦剌兵临城下...

  • 花鼓悲歌

    民变,满清,当年明月说,如果崇祯只碰到一个,还能对付。但外忧内患一起来,就力有不逮了。 灾荒,加重了流民问题。朝廷财政告急,赈灾本就杯水车薪。加之官员腐败,层层盘剥,真正到百...

  • 按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

    《明朝那些事儿》在展现了大明王朝16帝276年恢宏画卷后,出其不意地以徐霞客作为压轴收尾,并由此提出结束语,“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举重若轻之笔,给...

  • 假如——明史可以假设

    袁崇焕死了,惨遭凌迟,令人辛酸,我甚至有点气不过。没多久,大明王朝倒了,崇祯自缢于煤山。 我有一种想法,如果崇祯没有杀袁崇焕,他的关宁铁骑能否挽救大明江山?当明年月说,不能。...

  • 那些花儿——明史中的女性形象

    线下交流中场休息,邻座不经意聊起,书中女性人物很少。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于我心有戚戚焉。 纵观全书,相较于帝王将相,女性人物少,戏码、比重小。试想,那些改朝换代、开疆拓土、...

  • 120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下了高速,“好生活,乡里见”的标语映入眼帘, 顾渚村,农家乐鳞次栉比。青山绿水,是一大卖点。 霸王湖周围树木葱茏,满目苍翠。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陆羽阁依山而建,古色古香...

  • 120
    数字游民,在水一方

    “数字游民,只工作不上班”,这是我看了报道后,萦绕在脑际的概念。一篇好的文章,有时也是绝好的广告。因着“沪派江南”,春节期间,来到了奉贤(李窑村、吴房村)。为着“数字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