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第一场当面抗衡
“叔叔,你知道吗?巡查组那个萧潇已经通知我们,上次已经报个市政府的那个协议草案无效,还要和南华高层沟通后,在他们指导下重新起草新的协议草签。”
德彪在给他二叔通电话,魏柳成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岳丽蓉却坐在德彪的大腿上。
电话里传来一个沙哑的老男人声音。
“这个人也太不把我们市政府放在眼睛里了吧?一个小小的巡查组组长,就可以直接否定市政府眼睛批复的草案了?究竟谁给他这么大权力?”
“二叔,这个巡查组权力的确有点大,我还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重机厂下属的炼铁厂已经恢复铁锭生产,而且把全部库存投放到了银阳的生产资料市场结果一抢而空。重机厂拿这笔钱给工人补发了两个月工资。重机厂已经恢复了元气,可以轻轻松松和我们对等谈判了。这个决定就是萧潇做的,还得到了部里批准。部里已经正式赋予他全权处置银阳事务。我们要想拿下和重机厂合作,就必须过他这一关。”
那个老男人的声音有些气愤,又似乎多了几分无奈。
“我想起来了,这个重机厂是部里直属企业,业务上地方政府无权干涉。德彪啊,你不要和他硬来了,缓和一下关系,好好商量出一个对双方有利的法子。现在不是商业合作提倡双赢嘛。我看你们和重机厂的问题还是可以谈嘛。”
“是。他已经提出要约见南华银阳方面负责谈合作的人。这次我准备和孙连仲一起见见他。”
“也好嘛,既然他也想谈,说明还是很有余地的。你们先谈一次,必要的时候我也出面和他谈谈。”
“二叔出面肯定有作用。巡查组总是在我们盘上做事对政府还是要尊重的。”
德彪放下电话对魏柳成说:“你告诉萧潇,明天晚上南华大酒店小宴会厅,我请他吃饭。孙连仲作陪,其他人都不要来了。”
魏柳成看看他,又看看岳丽蓉满脸不高兴的神态,却明白了德彪的目的。
“知道了,我通知他,那我先走了。”
魏柳成识相地提前退出屋子。
岳丽蓉勾着德彪的脖子撒娇。
“我都不能去吗?”
德彪搂着她在她脖子上亲着
“又不是真吃饭?我们是谈事情。再说,这个人不好对付,我都不知道会谈出个什么结果。你去也无聊,自己去美容吧。完事我去接你,钱记在我账上。”
岳丽蓉高高兴兴走了。
德彪阴着脸一个人在想着什么,又打了几个电话,似乎在筹备什么?
第二天。南华大酒店八层的小宴会厅。
里面摆着一桌酒菜,看上去并不奢华,很普通的几个冷盘和几个菜,还有一瓶普普通通的银阳特产桃花江酒。
德彪穿着一身黑西服,倒背着手站在窗口。
片刻后,孙连仲陪着萧潇进来。
萧潇穿得非常随意,就是一件普通的夹克衫,孙连仲倒也穿了一套深灰色的西装。
一个主人,一个陪客,都是衣冠楚楚,反而是邀请的客人一派洒脱。
他们一进来,德彪转过身来。孙连仲便引着萧潇,朝他走去。
德彪笑容可掬地老早伸出手,一把抓牢萧潇,一边用力,一边摇着
“抱歉、抱歉,德彪早几个月就应该请萧先生一聚了。俗事缠身,又老是不在银阳,今天总算有点空闲,专请萧潇过来坐坐。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啊。德彪知道中央对公职人员的纪律,这样的标准可完全是工作餐了。萧先生不会为难吧?”
萧潇轻轻用力甩脱德彪的手指着饭桌大笑。
“好好,德先生果然体谅我们这种人的处境。要说抱歉,其实倒是萧潇要说句对不起。我们这些过路客到了银阳地界,早就该拜拜土地爷啊。德先生可是土生土长的银阳人,又是南华在银阳的主要当家人,更是应该早一点认识的。”
孙连仲在旁边看两个人打太极。
心中暗笑,德彪啊,德彪,你要是一直和萧潇用这套太极推手,恐怕不出三招就会落败。萧潇,这家伙没有读大学前,就是全厂出名的辩才。想当年丁前进搞了一帮人都驳不倒他一个,你又怎么会讨到好去?
只是今天角色关系,他不得不出面和稀泥。
“二位,都坐吧。咱们还是边喝边聊吧?萧潇,你既然自称过路客。我就代表德彪,也代表银阳本地工商界朋友,先敬你一杯。”
孙连仲率先给他们倒满一杯桃花酒自己先端了起来。
萧潇笑嘻嘻地摆摆手,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
“对不起啊,我开车出来的酒就免了。我以茶代酒,谢了。”
孙连仲会意地
“我忽略了,刚才应该不让你开车出来的。那就算了,允许你以茶代酒。德总请。”
德彪暗自皱眉。
这个家伙好重的戒备心,居然滴酒不沾,面子上却若无其事也端起酒杯
“一样、一样,意思到了。萧先生快请坐。”
萧潇喝过茶后不等德彪想好怎么开口,来了个单刀直入。
“德先生,萧潇有一事不明,今天特来当面请教。”
“萧先生,这话真叫人无地自容啊,据我所知,萧先生是拿到三个留学德国博士的大学问家。还有什么不知道的事居然要向我一个混江湖的大老粗请教?”
德彪心里嘀咕脸上笑哈哈,明知道萧潇要主动发难了,又不得不先打哈哈。
他二叔说的很明白,最好不去招惹他。
“德先生,你自称混江湖的大老粗,可萧潇看来可是粗中有细,有手段的银阳老大。据我所知,德老大纵横江湖十数年,已经将湘江沿线大小码头和稍有规模的船队,尽数收于麾下,俨然成为银阳一带水运炙手可热的舵把子。不会不知道在湘江之上,唯一一座内河深水码头的价值吧?萧潇就不明白了,德先生主持起草的重机厂与南华合作草案,码头加一支银阳最大吨位船队,居然标价只有3000万!是不是有点……”
萧潇故意留下半句话戛然而止。
德彪的脸上一阵白一阵红支支吾吾,一时三刻居然不知何以作答。
孙连仲趁势出面来打圆场。
“萧潇,你这个责问有失公允了。”
“怎么讲?”
“德总只是这个案子的总负责。我是这个案子的技术负责人。其余具体事务,特别是关于协议条款和文本都是下面人做的。关于标的部分,我们主要还是请重机厂方面,委托相关事务所做出的评估。我发现这个3000万问题,已经报给了德总,据德总判断应该有两个可能。”
“是吗?德总。”
萧潇不依不饶盯住德彪追问。
德彪不得不冒着汗打哈哈。
幸亏孙连仲提起打招呼,说这个标价太低,遇上精明人一眼看出问题的。如果萧潇提出质疑就打马虎眼下一轮赶紧改了,免得偷鸡不成蚀把米,把这件事搞黄了。
孙连仲告诉德彪,萧潇是个天都敢捅个窟窿的脾气。银阳现在要和机械部的国资企业打交道,绕不过他这个人去。
可德彪不知道,这一套就是萧潇教孙连仲说的。
萧潇明白,现在不能和德彪硬来,还是要讲点方法。既然事情还没有失控国家财产尚在掌握中,不如设计个台阶给他下来,大家从长计议。只要不让国家利益受到损失,合理的让步还是需要的。
德彪赶紧下坡
“对,我和孙总分析,会不会经办人没有把标的说清楚,事务所也没有搞清楚?以为只是船队呢?当然也可能工作人员疏忽数字打错了?比如少了个零?”
德彪当然知道自己报上去给南华总部的,恰恰就是比这个数字多了一个零!他这样来转圜倒也不失算个一石二鸟之计。
萧潇很惊讶地表示。
“竟然会有如此荒唐的疏漏?”
又点点头发出叹息。
“也是,现在很多工作人员实在不负责任。这种天方夜谭的事,也是有可能发生的。看起来是我错怪了德先生。”
德彪一面敷衍,一面给自己找台阶。
“还是我的责任,还是我的责任。我马上派人把报给市政府的文件撤回来。”
萧潇顺势追击
“德先生,我倒有个建议。不知德先生愿不愿听听?”
“萧先生留学海外,对现代企业和国际市场洞若观火,我们不妨听听他的高见?”
孙连仲也在旁边推波助澜。
德彪忙点头
“那就更好了。先生请指教。德彪洗耳恭听,一定将萧先生的建议上报总部。”
萧潇拿起茶杯一饮而尽。
然后侃侃而谈,拿出一套完全不同的合作建议来,听得德彪直发愣。
他明明知道这个建议,要说对德彪个人肯定没有什么大的收益,那些中间人也很难弄得好处。可这个建议绝对双赢,对南华未来发展不是一星半点儿的好处,而是天大的好事。不过做起来难度大,处处受到监管掣肘,谋私利实在不容易。德彪很难相信自己那帮子人会愿意,可真让德彪拒绝、反对还真的找不到理由。
德彪思考再三,决定暂时接受这个建议,回去商量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