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上周来书吧,上周去了博物馆,讲解机太难用,消耗掉了太多精力,不然也不会好不容易去趟博物馆,还没有去喂广场上的白鸽。这些东西还真的是吸引我呢。我决心多花时间在让我觉得有滋养的事情上,不断地寻找跟自己秉性匹配的事物,装点自己的一片天地。
之前的我,不断地突破自己的边界,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美其名曰把短板补上。至于结果,则是不止一次感到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自己在白做功,状态也比较用力,渴望抓取拯救。在很多事情上我都栽了跟头,不止一次。但我想我终于还是想放过自己了,我想顺着我的性格做事,做能真正让我觉得快乐的事情。我想感受这个世界上更多美好的东西,我想走出我狭隘的一方天地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宽广博大,我想尽力汲取知识和生活的经验,不再有对错的眼睛而是自我饱满的豁达,我想我废话少说赶紧多做事。
今天读完了《长安的荔枝》,还是纸质书和安静的气氛适合读书,有了一场精神的盛宴。
这本书最近很热门,估计不久可能会被拍成影视作品吧。我喜欢他什么呢,喜欢他的语言风格,我总感觉某种契机之下你有了灵感,然后笔下生风,你一气呵成,语言上自是没有时间进行巧思,但这种由心里发出的表达的冲动,往往更有摄动人心的力量。如果你把故事写得诘屈聱牙,以此来证明读者的阅读能力和思考水平,往往不是作品本身更高深,而是作者本身在故弄玄虚。敢于让作品更透,是更大的自信。这本书就是这样,故事很简单,除了一些地方官职和荔枝的贮蓄运输等略微专业的词汇,其他地方没有用力感。你就自然地跟着李善德崩溃、振奋、愧疚以及快乐。其次,作品的内核也是四两拨千斤。他是唐代的一个无名小官,却被逼无奈将一个理想化的事情不断变成现实。我不觉得这只是小说的一种构造,我总感觉人在对自己的人生获得了某种主动权的时候,他有了一种极强的动力,会殚精竭虑,会不顾一切,也真的就有了更大的力量,像是一种玄学,
要闭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