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材和教学内容,陈教授这样认为:有的教师没有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课堂上出示了很多学习材料,设计了很多教学活动,学生也做了很多练习,但基本的教学内容没有抓住,学生没有实际的、有价值的提高和收获,这既是教学低效、质量低下的一个原因,也是学生不喜欢学习的一个原因。
我们不能把教材和教学内容等同起来,可以说教材仅仅是形成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作为发挥实际作用的教学内容,其特性不同于教材内容。教师需要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内容,并把教学内容蕴藏在教育活动中,然后围绕教学内容组织学习活动,实现教学目标。陈教授这样定义优秀教师:优秀教师的优秀并不单单是他的学生考分能够名列前茅,更主要的是他们能广泛而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教育的意义与时代的趋势,使自己的教学具有明确而清晰、积极而丰富、经得起教育伦理和教育科学考量的教育意义,并能通过教学实践使自己追求的教学意义最大限度地满足其他相关主体的教学需要。这样的优秀教师,才更配得上享受专业工作者应该享有的专业尊重。
如何有效研究教材?陈教授说,一、要尊重教材的内在规定性和约束力;二、前后关联读教材;三、知人论世研究教材;四、结合原文研究教材;五、从细节处研究教材;六、在教学反思中重新认识教材。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与处理难免有偏颇和错误,保持开放的态度,不断修正偏颇和错误是教师行动研究的一种方式。向实践开放,向学生开放,在实践中反思,向学生学习。老师的教学不是付出,而是收获;老师不是“蜡烛”和“春蚕”,而是教室里不断生长的“一棵树”,教学滋养了我们,学生帮助了我们;开放的教学带来教学的幸福!
如何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一、根据学生实际处理教学内容;二、根据文体特征处理教学内容;三、有结构地处理教学内容;四、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合理取舍。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我们提倡教师要深读教材,广读教材,但深读和广读的目的在于预备,而不是一股脑儿都要教给学生。在取舍与得失中,我们需要妥善处理教学时间、教学空间的有限性与学生发展目标的全面性的矛盾;需要处理学生生活世界、社会经验的有限性与人类生活经验、人类活动世界的无限性的矛盾;既定位于学生全面发展,又意识到一节课不可能解决学生全面发展的所有问题,有所选择,有所放弃,在“有所不为”中“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