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5

                                          《草原》教学反思

      《草原》是老舍先生描绘草原自然风光与民族情谊的经典散文,教学需兼顾语言品读与情感体悟。以下从优势、不足及改进方向三方面展开反思:

一、教学优势

1. 情境代入有效:通过播放草原实景视频、搭配蒙古族音乐,快速将学生带入“天高地阔、一碧千里”的场景,为理解“羊群像白色的大花”“小丘线条柔美”等比喻句奠定基础,多数学生能直观感受草原的辽阔与美丽。

  2. 聚焦语言训练:重点抓住“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核心句,引导学生回溯前文“迎客、联欢、话别”的细节,分析“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等动作描写中蕴含的情感,落实“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目标。

二、教学不足

1. 情感挖掘浅尝辄止:对“蒙汉情深”的理解仅停留在“热情好客”的表面,未深入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老舍先生访问草原的创作背景),体会“民族团结”的深层内涵,部分学生对结尾诗句的情感共鸣较弱。

2. 学生主体性不足:课堂以教师引导品读为主,学生自主探究的环节较少。例如分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时,未充分放手让学生讨论“柔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导致部分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个性化理解。

3. 读写结合断层:仅停留在“赏析比喻、拟人手法”的层面,未设计“模仿文中句式写一处景物”的练笔环节,学生未能及时将所学表达方法转化为自身写作能力,知识迁移效果不佳。

三、改进方向

1. 补充背景,深化情感:下次教学前,可让学生提前搜集“蒙古族待客礼仪”“老舍访问草原的故事”,课堂上通过小组分享,让学生理解“蒙汉情深”不仅是个人情谊,更是民族间的交融,再回归诗句时,情感体会会更深刻。

2. 放手探究,凸显主体: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默读第2自然段,找一找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景物上?用‘____’画出,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再通过小组展示、互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3. 即时练笔,落实迁移:在赏析完语言手法后,增设10分钟微写作,要求“用比喻或拟人手法,写你见过的一处自然景色(如公园、田野)”,写完后挑选2-3篇典型习作全班点评,强化“学以致用”,让阅读与写作真正结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周阅读练习课教学反思 阅读练习课教学反思 在近期的阅读练习课教学结束后,结合学生的答题情况,尤其是主观题表现欠...
    弘金地彭媛媛阅读 33评论 0 0
  •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核心内容为“认识更大的数”,涵盖数位顺序表、大数读写、改写与...
    王歌阅读 715评论 0 0
  •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
    平等乡东村小学张娜娜阅读 1,300评论 0 0
  • 教育散文《初心不变走正道,人间正道是沧桑》 教育之道,从来不是坦途。当我在初秋的校园里漫步,看那些年轻的面孔匆匆掠...
    寒梅傲雪缪婉清阅读 29评论 0 0
  • 今日讲了“小数乘小数”,这一内容是整数乘法到小数运算的关键衔接,也是学生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深化环节。 小数乘小...
    学海无涯勤可渡阅读 1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