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心理学》对于从事教学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学生时代学过的那点少得可怜的知识大多都已模糊不清。第一次读到《社会性动物》这本心理学著作,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艾略特.阶伦森,被称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虽然是闻名世界的经典,有“读天书”的感觉,跨着国度,有些内容真的不好理解。但只要我们花心思去读,无论多难读都会有收获。
第一章的开头,作者例举很多精典的案例,在后面逐一的分析,这些示例展示向都是社会心理情境。尽管它们看超来各不相同,但其中郝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因素:社会影响。“他人在场或榜样的作用,无论是来自现实生活,还是来自类似《辛德勒的名单》的影片,都能激发出积极的情感和慷慨好施的举动,就像它能让我平时一贯节俭的儿子把他所有的现金都给了那个乞丐一样。”读到这里,让我想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见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平时不爱做家务,但有客人来家里时,孩子会主动去做家务。有他人在场时,孩子就有表现的欲望。我们在处理一些班级事务和纠纷时,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触发孩子们心理的正能量,化解孩子们之间的一些琐碎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在班上树立榜样,让孩子们有奋斗的目标,就找到前进的动力。
摘抄: 1.社会心理学定义为:他人真实的、想象的或暗示的存在,对我们的思想、情感、信仰和行为的影响,以我们如何影响他人的科学研究。2、事后聪明偏见指的是,一旦我们知道某一事件的结果,我们往往高估自已的预测能力。3.我们大多数人会猜测,假如我们无意中(背后)听到某人在讲我们的好话,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会喜欢这个人。这一点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但同样正确的是,假如我们无意中听到的不完全是好话,我们会更喜欢这个人。4、①读者需了解一项社会心理学实验的构成要素;②读者需要了解与这种探索联系在一起的那些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伦理难题、激动人心之处、棘手之处以及为之痛心之处。5、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影响人们行为的社公情境。有时,这些自然的情绪会具有相当大的压力,迫使人们按照一种容易被归类为精神变态的方式行动。这里所讲的人们,指的齿为数众多的人。在我看来,将这些人归类为精神病患者并不能增加我们对人类行为的理解。更为在益的做法是尽力去了解特定情境的性质,以及产生特定行为的过程。这就将我们引向了阿伦森第一定律:做出疯狂举动的人未必疯狂。
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去一点一点的了解心理学。并能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