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故事的教育》读书笔记(十二)
文/李现风
2024年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以以下三个出发点为目的:
一、书中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二、书中的值得借鉴的做法,提升自己的教育技巧;
三、书中的美句,有鉴于哲理性的句子,提升自己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教育文化水准。
读《做有故事的教育》作者王维审读书笔记十二:
第三章从“教育叙事”到“叙事教育”
一教育叙事是什么
100.从“教育叙事”到“叙事教育”的转变,是我带着故事走向教育深处的一场探索,也是我形成教育叙事理念的标志。
101.教育叙事是一种以故事为基本元素,通过对故事进行意义化处理,揭示教育经验或优化教育实践的教育行动。而叙事教育则是一种教育理念和策略,是一种包涵了深层次思维方式与信念的教育实践模型,其内涵可以概述为:以故事为核心,通过教育结构的叙事化改造与提升,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102.故事就是人类文明及人性的本身。文字产生之后,故事的流传与存在方式呈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用文字进行记录,成为可以稳定传播的正统文化;一种是口口相传,成为在民间流传的非正统文化。
103.英雄史诗之所以能够长期而广泛的流传,并不仅仅在于他能娱人耳目,更重要的是它能启迪人们的心智,鼓舞人们的斗志,引导人们缅怀先辈,继承和发扬先辈的荣光。
104.在古代,故事就是最早的德育教材,讲故事就是道德教育的第一选择。特别是对没有能力接受正规教育的普通人来说,故事中接受道德营养几乎就成了唯一路径。所以,无论是学堂里的引经据典,还是田间地头的口口相传,都是在用讲述故事的方式进行着最古老的道德教育。
105.20世纪90年代末,华东师范大学工刚教授开始翻译介绍国外的“叙事研究”。国内德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叙事转向”。2001年3月,万俊人在《读书》杂志上撰文《重叙美德的故事》,直接论及叙事与道德教育的关系,首开“用叙事的视野考察道德教育问”题的先河。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青少年德性的培养,从方式或方法上看,并不仅靠义理的灌输和理性的说教,还可以采用叙事的方式,让受教育者在“过有道德的生活”中,“认识社会与道德,体验生活及道德,发展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的能力,进而将自己的认识、体验、感悟化在生活之中”,生成“德性品质”。
106.综合以上观点,我对教育叙事有了新的理解,那就是:教育叙事是一种以故事为基本元素,通过对故事进行意义化处理,揭示教育经验或优化教育实践的教育行动。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在讲述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对故事进行感悟和反思,揭示内隐于生活事件、教育经验及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促进教育者的专业发展;二是在对故事进行教育性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生活事件、教学事件来推动学习者的品德建构,从而促进学习者道德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