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力是种体系,由于人体的惯性,流水线让人陷入循环,机械重复、单一目标(看起来像是“动机”)、固定的所谓“标准”等等,加上,游戏中的“定时定地”的奖励——“职位”、食物、“地位”、人缘等等,这些把苦力圈住,苦力成了体系中的人。
在体系中,从受制于本身,到受制于所谓的“领导”,再到受制于所谓的“门店”,此时的“价值”、“意义”等等已经不存在。苦力陷入其中,谈不上技能技术,或者是任何可能对未来有所裨益的“增值”的东西,只有不断地“重复”。所以有句话说:“重复是种暴力。”对于苦力来说,苦力本身是种暴力。往往苦力压力极大、心情抑郁,极易陷入绝望中,而苦力们把“更多的累计金钱数额”作为解药,所以,更是从原来“定时定地”的奖励变成了“虚无缥缈的更多金钱”以及立刻实现的短期利益。
这不是工作,是望不到尽头的苦力。是苦力通过牺牲自身,养活了所谓的“阶层”。既然所谓的“上层阶级”有足够充裕的物质和财富,那这本不应该发生这一现象。所谓的“阶级”消费过剩的欲望。造成苦力越来越庞大的队伍。
炫耀的产物,有闲有钱的用消费获得情绪价值,带来虚荣。
不是这苦力多容易,而是高替代没有个人。苦力是符号,一个个标签化的隐去身份、姓名、甚至于个性的流水线,苦力是一个个无限接近的复制。而华丽的灯光、看起来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让暴力趋于隐蔽性。
要是有人听说工厂工人会觉得,但是如果加上一些“称谓”,那“所谓的‘面子’”让人混淆是非。实际上,苦力仍然“停留在原地”去“适应‘有闲阶级’的需求”,成为产能,不断地在“隐形工厂”里浪费时间、精力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