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预备式子:拳势未炼之前,做好预备式子是极其重要的。譬如一缸浑水,未澄清之前浊乱不堪,不可饮用。因此,预备式子是澄清内外的功夫,要饮清水、练好功夫,这个起头万万不可忽略。其法为:一,在外形上,正面为主,一身骨节依天然之势微曲,自上而下,头、肩、肘、手……足,逐一有意识地见识、调整、放松,身躯顺底薪引力下垂,周身无一处不松开、无一处不安适;二、在呼吸上,先觉察呼吸,再安定呼吸,让肺部自然地一张一合,不加丝毫干涉。呼吸不可有声,有声即气道紧张所致,要有意识地加以排除;三、在内意上,意念不可注意外界一切事物,使胸部、气道的紧张去除,使心肝脾肺肾五脏依次松沉下去,是曰“五脏落位”。如此,一声骨架自然合乎力学结构,而有最舒适且不费力的角度,顺而维持这个角度,因而产生舒适、自然、融合的状态。预备式子是万拳之母,根源乱则拳势愈演愈乱,终归一无是处。
练拳登堂入室后,必须练辅助器材,各家各有其趣。一般而言,击打以壮拳掌、插抓以坚指节,几乎都不可免。此时,应闭口练之,若开口击打沙袋、插沙入豆,其反震力将使内部受伤,必须谨慎。
行气运势到了一定程度,必须锻炼筋骨皮肉,使之强壮,否则,纵使内气强猛,一发击人,人固受伤,自己的筋骨皮肉也经受不住,随之伤折。所以,各门各派皆有练辅助器材的要求,目的是为求伤人而己不伤;至于只求健身的,也可不需锻炼、吃这些苦头。不论是手握重物如钢珠等,或插细沙、入黄豆,凡百秘方原则是一致的:必须以气血健旺为前提。
操练时,气血壮盛,手足间应有胀、麻、痒之感,或指尖波动,或冷噤,或微针刺感,凡此种种感受,皆证明气血强盛,足以和筋骨皮肉交互融合、支撑、滋养,这样,拍摔插打辅助器材,才有正面作用。如果气血两亏,调养尚且不及,怎么能鲁莽操练。自来年少者习练,盲目奋勇,而反致得伤者,皆是皮毛之辈,只求近功,而不重操练宜忌。练辅助器材如烧开水,须缓缓使其加热,温度慢慢上升至沸点,水开而水气蒸发,再烧也不会更热,只是消耗水份罢了,此时宜适可而止。“渐进”、“适度”两个原则不可违背。
此外,除辅助器材的操练外,“拍打”之对筋骨皮肉之健固,及与气血之合一也十分重要,不可不行。拍打“排打”时,多在气血怒胀时,由为师者手掌或皮条,由轻而重,拍打身体各部位,使气透皮肤,产生“血融”之结果。血融后,气血和筋骨皮肉融合而为一,运用时如百炼精钢,极柔而极刚,以之击人,无坚不摧。
练掌需要练到自然反应的程度,全身清灵敏感,有高度的听觉力,敌手沾在哪里,哪里就能感知到、立刻予以反击,所以周身都可以化敌、仅供。
一蓄一发以眼睛注视目标,头为总枢纽。
拳脚练到最后,功夫应在单式、单招、单着上,拳套子是用来教人的,单才是真功夫。
单式,是定式,主练精气神,以松静、深原为长,求其涵盖度大,根基稳固。
单招,练沉劲,练辅助器材,练四正四阳之角度,其法是轻-重-轻,阴阳循环,生生不息。
单着是用法,自练三尖照,找敌身的下手处。练单着时,愈是落点,愈要辛辣狠毒,但其势像蜻蜓点水、苍鹰搏兔,一沾即起,一击即成。注意单着的势是不停顿的,停了就不能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