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下)
【三四〇】知无方体
又曰:「此道至简至易的,亦至精至微的。孔子曰:『其如示诸掌乎。』且人于掌何日不见,及至问他掌中多少文理,却便不知,即如我良知二字,一讲便明,谁不知得;若欲的见良知,却谁能见得?」00
问曰:「此知恐是无方体的,最难捉摸。」
先生曰:「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
【译文】
先生又说:“圣道实是至简至易的,也是至精至微的。孔子说:‘就像手掌一样。’人哪天不看见手掌?至于自己手掌有多少纹理,却是不知道的。这就像我说良知二字,一讲大家都觉得明白,谁不晓得呢?如果真要体认到良知,却又有谁能做到呢?”
学生问:“恐怕是因为良知没有固定的方向和处所,所以最难捉摸吧?”
先生说:“良知就是‘易’中说的‘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这个良知怎么捉摸得透呢?能看透的人便是圣人。”
释疑:
良知不可见,可见非良知。良知无方所,知得见不得。此知至简易,日日未曾离,此知至精微,倏忽一念迷,此知捉不得,透见有玄机,“几”处无生有,有者有于无,心能领受“几”,知几神会“体”,心领神会“独”,慎独致自知,自致自知自,本变变本复,自能界界无。
道之“简易、精微、玄妙、恒通”,实在不可思议。
“大道至简”在于“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然一心之能,莫非“精一”之功。
人常言“日用而不知”,然所用、所知者何?又《中庸》语“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所言者何?往往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见其著而不体其微,观其显而不察其隐,见其有而不觉其无,故不能即之其几也。
知无方体者,道无形相声嗅之论耳。吾曾言“法者,变也,恒变即道”,故《见斋说》云:“文王望道而未之见,斯真见也已。”有云“风可捉也,影可拾也,道可见也。”此处若然明了“见仁见智”便是圣人。
精讲摘要:
良知之道是至简至易,至精至微的。就像眼看手掌似的,人于自己的手掌何日不见?但你要问他掌中多少纹理,他便不知,这就好像良知二字、一讲便明、谁不知得?但是你要是真能够见这个良知,却谁能见得?就好像这个手掌似的、你要问有手没有,谁都说有手,要问手的纹路是什么?说不上来。良知是最没有方体的,最难捉摸的。阳明先生说良知就是易、易的特点是什么?为道也屡迁,这叫与时俱进,别刻舟求剑,别胶柱鼓瑟。
不能把良知当成教条,惟变所适。就跟秤砣似的、随时往前后挪动,衡平么,惟变所适。阳明先生多次说心学就是易学,易的本质就是别把自己固化,别画地为牢。阳明先生为什么做事能成功,就因为他坚持了这个道理,绝不是一厢情愿,绝不是自以为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上下无常,刚柔相易才能保证知己知彼。你一旦把它确定为典要,变成教条,真理变成教条它立即就不是真理了,它就成了反真理的东西了。
批注:
①示诸掌。《中庸》第十九章,子曰:“明乎郊社之礼,稀尝之义,治国其示诸掌乎。”语本《论语·八佾篇》:“或问補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第十章)又见《中庸》:“明乎郊社之礼,補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第十九章)
②参见《与邹谦之·二》:“近时四方来游之土颇众,其间虽甚鲁钝,但以良知之说略加点缀,无不即有开悟,以是益信得此二字真吾圣门正法眼藏。”(《全书》卷五)
③的见:见而中的,即真实见得。
④方体。《易经·系辞上传》第四章云:“故神无方(方向)而易无体(体质)。”
⑤六虚。卦之六爻(六位)周流于空虚之间。
⑥惟变所适。语见《易经·系辞下传》第八章。
语本《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第八章)六虚:卦之六位。
⑦此条一本移至第二五九条之前,《阳明要书》亦然。
⑧参见王龙溪《书先师过钓台遗墨》:“追忆严陵别时申诲之言,有曰:‘我拈出良知两字,是是非非,自有天则,乃千圣秘藏,虽昏蔽之极,一念自反,即得本心,可以立跻圣地,只缘人看得太易,反成玩忽,如人不见眼睫毫,以其太近也。然中间尚有机窍,良知知是知非,其实无是无非。无者万有之基,冥权密运,与天同游。人知神之神,而不知不神之为神也。若是非分别太过,纯白受伤,非所以畜德也。”,(《王龙溪先生全集》卷十六)
净心斋笔录
2023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