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张文质老师的书,因为他总是很接地气、很清楚地看到教学的本质。
张文质老师在《日常教学的情调》第6页上说:“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在教学知识方面的局限性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人可以不断再学习,可以遇到更好的老师,可以不断重读、再读,其实人都有一个自我改造的系统,这是人生命里最可贵的一种本能。但作为教师,如果你把学生的渴望学习、自我提升、自我学习的路堵住了,那才是最可怕的一件事。”读到这段话,我就想起《教师的使命》读书分享时,毛杰莉老师讲到的她初中学数学的一件事。具体怎样我已记不太清楚,但是我还记得她曾被一位老师堵了渴望学习、自我提升的路,直到后来换了一位老师。
读了这段话,我也会想起日常教学中,因为学生的种种让老师不满意的表现惹得老师对他们大加训斥批评,或者讽刺打击,总觉得不说几句狠话不足以解恨,每当在这样的时候,我们也常常生气地下结论说,这样不知道好歹的学生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其实,我们这样的断言对处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都未免为时过早。于是,我又想到了我曾经教过的一个男孩。
女儿上高中时,她告诉我她班里有个男生是我的学生。女儿一说出他的名字,让我很是吃惊,我没想到这个男生能考上高中。他上小学时在我班里顶破天就是一成绩中等的孩子,而且绝不会靠上。这孩子整天不声不响的,很老实,学习更是不温不火的,没一点积极向上的劲头。可以说,我记得他,是因为我记得那个班的任何一个孩子,因为那是我付出心血整整三年的一个班。回想起来,我可能没打击过他,但我绝不可能表扬过他,他不是可以树立的榜样,也不是给我添麻烦的一类,他属于我不太关注的范围。这孩子性格如此,我想即便进了初中,他也是属于中间地段的学生,很难让老师关注到他。然而就是这样的学生,竟也考上了高中。我想,这样的孩子就是那种不断慢慢自我提升的孩子吧。女儿班里的同学知道我教过这个男生之后,给他开玩笑说,当初我有没有训斥过他,有的话他可以拿我女儿报仇了,那男生却回答说没有。当女儿给我说起这些时,我突然就很庆幸我没有打击过他。
是的,不管我们知识多少、能力高低,对于我们一时无法改变的孩子、不太喜欢表现的孩子,我们不训斥不打击,给他们一个悄悄成长的环境,也可以说是有功德了。假如我们急功近利,看到在我们的努力下他们却不见提成绩而大吵大闹,我们势必会堵塞学生学习的路。
杜威说教学是神秘的事,可不可以理解为学生成长是神秘的事?所以当我们还不是充分了解学生,我们真的应该给他们一个宽容一些的环境,让他们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改造。当我们觉得无能为力时,可以少管,但尽量别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