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上篇我们阅读到通过”自律100天“的持续践行四步法,层层递进螺旋上升,这有助于改进另外的步骤,以此循环往复,让我们更加顺畅地践行“自律100天”计划。
让我们继续今天的阅读:《自律100天,穿越人生盲点》——“自律100天”的障碍(上)
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但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
————比淑敏
做了一段时间看不到成效,就没有动力做下去,这个障碍会让很多人践行“自律100天”计划时半途而废。如果我们无法彻底厘清这个障碍产生的原因,那么计划就无法持续下去。而且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计划也很难真正实观。
障碍一:做了一段时间,但看不到成效
障碍分析
我们先例出来关于这个障碍的问题清单。
1.为什么看不到成效?
2.为什么成效对于我们如此重要?
3.时间和成效之有着什么关系?
我们根据这个问题清单去厘清障碍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有句话说得好: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远远没有达到拼天赋的程度。很多人做事情都是浅尝辄止,遇到困难就放弃,这就给那些掌握了正确方法,并持续不断付出的人更多的机会。
哲学上讲“从量变到质变”,我们想要看到“质变”的成效,那得先经历“量变”的积累,这是需要时间的。
为什么成效对于我们这么重要?
人们希望每做一件事,都能直接看到它的结果。比如做一个小首饰,戴在头上,很好看。做的这事和这事的用途、结果的关系,是直接的、可见的。
但是在现代社会呢?你当前做的很多件事,都很难有直接可见的结果。比如你苦读书12年,是为了最后的高考,但我们每认一个字,每做一道题,却不能直接兑换为高考分数。
我们想要达到那种“眼睛可见的飞扬状态”,即看到成效,是要经过前面长时间没有明显效果的“积累”。这就需要极大的耐心,而耐心又是大多数人缺失的,因为人们从本性上追求“即时反馈”。
解决方案
方案一、我们把前人的经验封装在一个小概念当中,后人直接拿来就用,而不是临时重新去思考。
方案二、先去做那些长期看来一定有用的事情。因为只有真的体会过长期给你带来的好处,你才会在期他事情上也同样采取这种标准。
方案三、为了让我们可以对微小的变化有感觉,可以采用记录并回看记录的方式,这样就有了参照的标准。
方案四、我们可以设计一套即时反馈践行流程,让自己更有乐趣去践行下去。
方案五、培养自己的耐心。可以说耐心是做成一切事情的必要条件,没有耐心的人什么都干不成。
障碍二:计划制定好 ,但总因为一些突发事情而打断计划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万维钢
用“WOOP”思维来制定计划,即把执行计划过程中会遇到的障碍都能提前预想出来,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太多预估不到的情况发生,打断我们的“自律100天”计划。
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但无法改法这个世界。
我们首先要分析不朗习惯有那些该干,那些不该干。例如:拖延习惯。我们的拖延把很多不紧急的事情拖成了紧急事情,让自己特别被动。
我们的计划被打断后,就会很难再持以继续。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养成真正的习惯,真正的习惯是我们靠潜意识就能完成的事情,不需要思考。
为什么我们计划被打断了,还要继续?因为我们发自内心的完美情结。从内心中,我们希望自己是完美的。
有些事情,计划没有变化快,那为何还要做计划?对于计划和变化,我们得建立一个新的认识,做成何任一件大事,计划和变化缺一不可。
制定计划在过程中主要实现三大作用。第一,让我们明确前进的方向。第二,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开始准备资源。第二,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相当于已经把小的行动模块制定出来。
我们在“自律100天”计划中,让大家一定要定下“每日必做事项”,就是为了提升我们自身的确定性。
“一心多用”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还容易导致错误不断。
拥抱我们的不完美,重点在认清不完美的实质,然后不断改进。即使我们的计划暂时被打断,那有什么闰系呢?接下来继续开始就可以了。
领读:晚风
结语:
按照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越是看不到效果越是要持续做下去,因为做下去才有可能看到效果。
明天开始我们将阅读——“自律100天”的障碍(中)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别忘了分享或留言。
更多阅读关注公众号:被吹的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