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所谓“昭公之难”,指鲁昭公于其在位的第二十五年(前517)周历九月因主动试图消灭季孙意如一派未果而被迫流亡齐、晋长达七年之久,最后于其在位的第三十二年冬周历十二月在困顿中客死他乡的史实。
“昭公之难”的发生绝非偶然或孤立事件,而是与同一时代发生的晋六卿消灭旧公族残余、齐国发生陈氏废立君主而实际控制政权、宋之戴、桓、皇等族控制公室、郑之穆族架空君位等事件相提并论的。尽管按照晋太史蔡墨的分析,鲁国自从宣公之时起已经逐渐失政于季孙,即所谓“政在季氏,于此君也,四公矣”,不过鲁国真正意义上出现“世卿世禄”还是在昭公年间确定下来,而“桓族”完全把控“三有司”也是在“昭公之难”后才完全实现,因此这一事件的发生确实是鲁国历史的分水岭,而鲁国真正意义上进入战国时期理论上也早于晋、齐、宋等北方大国。
如表,从时间线索来看,鲁昭公主动发动政变失败后,先后辗转流亡于齐、晋等大国。期间齐景公曾经攻取鲁、莒边境之要塞郓邑作为昭公的基地,又曾经试图攻取成邑未果,后又将昭公转封于阳谷;当齐景公开始对鲁侯失去支持的兴趣后,昭公又试图依靠晋国复国,但适逢晋顷公去世、晋定公初立,且季孙通过行贿晋新任执政范献子的方式获得支持,同时鲁侯随行一派多数大夫始终坚持对季孙采取不妥协原则,导致昭公失去返回鲁国的最后机会,最终在绝望中客死晋、卫边境的乾侯。
当然上述史实的过程在《经》、《传》和其他文献中已经得到了相对详细的记载,因此笔者的分析也不会仅限于这一时期卿序、军行变化规律分析,而是将深度挖掘这一不幸局面形成的前因后果。
我们的讨论将围绕以下几大主线展开:
第一、鲁襄、昭之际“桓族”通过设立和取消中军最终达成削弱公室的事实分析;
第二、鲁国公室成分和格局的变动趋势;
第三、“昭公之难”期间,鲁国六卿格局和军行变动的轨迹;
第四、结合历次涉外军事和非军事活动来分析“昭公之难”期间鲁国历次军事动员的规律;
第五、“昭公之难”对于鲁国最终实现“世卿世禄”制度的影响。
除此之外,笔者也将结合昭公从发动政变到在流亡中死去的这七年多时间内的历史简要介绍鲁国周边主要大国晋、齐、宋等发生的政治格局变动,作为分析鲁国政局变动的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