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自动思维

中原焦点中16 坚持分享1839天 24.8.11  4172h

在产生负性情绪时,我们往往会认为是“当前发生的事情”引发了负性情绪。但我们也会发现,相同的情境(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也有不同的情绪,而怎么看待这件事情,才是其中的关键。

在认知行为疗法中,我们把这称之为“自动思维”。

自动思维,顾名思义,是自动产生的,很多时候出现的非常迅速,甚至不易被察觉,以至于我们往往会跳过自动思维,直接感受情绪。

而想要改变强烈的负性情绪,就需要识别自动思维,了解产生情绪的真正的原因。

识别自动思维,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直接提问,“刚才你心里在想什么?”而这个问题,对于未经训练的人来讲,并不容易回答。

当遇到回答是“不知道”或其他类似答案时,就需要我们运用一些技巧,来帮助对方找出自动思维。1.提高情绪和生理反应,询问当有情绪的时候,他们的感受如何?具体在身体的哪个部分最有感觉?当有这样的一此事感觉时,你在想些什么?

2.引出详细的描述,引导对方将当时的情绪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从而帮助引导出自动思维。

3.将情境视觉化,引导对方想象那个令他感到痛苦的场景,当时是在哪里,什么时候,旁边有人,你正在做什么,等等,然后再询问,这时你在想什么?

4.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重现人际交往的场景(如果痛苦情境是人际互动的)。

5.引出意象。

6.提供一个相反的想法,所以那时你是在想,一切都非常的顺利吗?

7.提示情境的意义,如果你的论文得了一个B,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8.用不同的方式表达问题,“你认为自己当时在想什么?”,"你是不是想到。。。或,,,?"。

如果使用了一些技术后,对方仍然觉得很难确认,此时就需要与对方共同决定改变话题,以免让人感到自己在被审问,或降低他们将自己视为失败者的可能。

非常重要的一点,要想帮助别人识别自动思维,首要从自己身上开始练习与觉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