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研读的篇目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第42篇《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文中列举了很多向别的教师学习的经验和方法,值得学习和反思。
首段中的“学习别人的教育经验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是一种创造”就明确的指出,学习这件事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而是一种创造,也就是一种学习再创新的过程。这就颠覆了以往的认知了。我们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是走了很多的弯路的。在学习之初,我们往往是带着目的去的,希望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的获益点,从中发现他们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细节,然后记录下来,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似乎,学习到此也就停止了。其实,学习了这句话,我们的学习到这个步骤,似乎才刚刚开始。我们在简单的模仿中一定会发现,有一些好的方式方法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想象。明明是看着效果非常好才学习来的,怎么会这样呢?然后就需要我们去深入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然后就会结合找出的原因加以修改,最后就会发现,我们能够实施的,其实已经是我们创新的了。这,才是学习。
上面的理解,也在原文里得到了验证。苏氏说,要知道,学习优秀经验,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到取得某种信念。同时,我们也要明白,要理解一件事情取决于哪些条件,否则,既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学到别人的经验。学习不能“照猫画虎”,要摸清使用条件和运用技巧。
现在想来,向优秀教师学习的时候,不仅仅是学习他们的好的思想和做法,其实,更多的是观察研究和思考。在我们的自我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修和再教育,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生动有趣和有意义的。也正如苏氏所讲的“你对年长的同事们的经验研究和观察得越多,你就越加需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我们去学习的过程,不是去紧随其后的跟从和模仿,其实在这样的观察学习中,已经在思考着我们的自己的想法,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这才是我们要去学习的目的所在。
是不是我们今天的所学,明天就可以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呢?苏氏告诉我们:“今天把种子播种到修整得极好的土壤里去,却远不是明天就会长出幼芽的。”这也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定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有时候,我们带着满腔的热情去学习去进步,往往还没有等到我们看到效果,自己就慢慢地懈怠了,然后我们的学习,也就搁浅在了距离花开最近的寒冬时节了。每一个教育人,都应当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要有一棵持之以恒的坚持,要有静待花开的教育心态。
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是每一位追求教育理想的教师每天要做的事情。在这样的学习交流与反思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慢慢地成长。不急不躁,静待花开。让我们一起,守望最美的教育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