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的修鞋摊,藏着整座城的暖


巷口的修鞋摊,是张叔的。

不是什么像样的摊子,就一块掉漆的木板架在两个小马扎上,上面摆着锥子、线轴、胶水,还有个铁皮盒,装着各种型号的鞋钉,阳光照上去,晃得人眼晕。张叔总坐在摊后那张藤椅上,椅面磨得发亮,露出里面的棕褐色藤条,像他手上的皱纹。

我第一次找他修鞋,是去年秋天。新买的短靴,鞋跟掉了半块,走一步“咔哒”响。张叔接过鞋,眯着眼看了看,从铁皮盒里挑出个橡胶垫,用锉刀磨了磨鞋跟,又涂了层胶水,“按住三分钟就好”。他的手真糙啊,指关节肿着,指甲缝里嵌着黑泥,可按住鞋跟的力道,却轻得像怕碰碎了什么。

那三分钟,他跟我唠:“这巷子以前热闹,有三家修鞋的,现在就剩我了。”“你这鞋底子软,适合秋天穿,就是跟太脆,下次我给你钉个铁掌?”我点头,他便笑,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露出颗缺了角的牙。

后来就常去。有时是给帆布鞋换拉链,有时是给老爹的皮鞋补个洞。每次去,都能遇上些街坊:王奶奶拎着菜篮子来,让他给布鞋钉个防滑底,“年纪大了,怕摔”;快递小哥骑着车冲过来,把磨破的工作鞋往摊上一扔,“叔,赶时间,半小时后来取!”张叔总是应着“好嘞”,手上的活却不停。

上个月降温,我路过摊前,看见张叔正给个小姑娘修书包带。那书包是粉色的,上面的小熊掉了只耳朵,小姑娘瘪着嘴,眼看就要哭。张叔从口袋里摸出颗糖,剥开糖纸递过去,“不哭啊,叔叔给小熊缝个新耳朵,比原来的还好看”。他真的找了块粉色的碎布,剪成圆耳朵的形状,用粉色的线缝上去,针脚歪歪扭扭的,却把小姑娘逗笑了。

昨天去取修好的靴子,张叔不在。旁边卖烤红薯的阿姨说:“他闺女接他去医院了,老寒腿犯了。”我心里咯噔一下,刚要走,却看见摊后的藤椅上,放着个塑料袋,里面是双修好的棉鞋,鞋面上贴着张便签,歪歪扭扭写着:“李大爷的鞋,放在门卫了。”

傍晚再路过,张叔居然回来了,正坐在藤椅上捶腿。见我来,他赶紧直起身,“鞋修好了,试试?”我穿上鞋,走了两步,稳稳的,像踩在棉花上。他又笑,“我闺女说让我别干了,可你看,这巷子的鞋,还等着我呢。”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和修鞋摊、藤椅、铁皮盒叠在一起,像幅皱巴巴却暖乎乎的画。原来有些温暖,就藏在这样不起眼的角落里,像张叔钉的鞋掌,沉默,却让人走得踏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人啊,就住在老城区巷子口,一修鞋就是三十年。街坊邻居都叫他“苏师傅”,可我知道他本名是苏华仁,姓氏里带个“华”字...
    阳光明媚十里飘香阅读 606评论 0 1
  • 深秋的傍晚总带着几分清寒,我抱着穿坏的皮鞋拐进巷口时,那盏磨旧的小马灯正泛着暖黄的光。老陈头的修鞋摊就摆在梧桐树下...
    初生者阅读 767评论 0 3
  • 微电子与人工智能学院 23信息本2 覃子錡 2023413234 巷口的修鞋摊总飘着一股皮革香。张师傅坐在小马扎上...
    斜揽残萧阅读 702评论 0 0
  • 去年冬天的时候去修鞋子——女人们总是在双十一或者双十二的时候加车很多鞋子,可是买回来之后都不得不拿去修鞋摊...
    桉桉欧尼阅读 4,206评论 0 2
  • --来自AIGC辅助创作 在我们小区门口的拐角处,有一个老胡的修鞋摊。那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推车,上面摆满了修鞋的工具...
    与我一起成长阅读 1,09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