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也代表着过去的一年的逝去。时光如水,缓缓流淌,流走的是光阴里的故事。
小时候,年是大人给孩子过的。那时,我闷生活得并不富足。一放寒假,我们跟随着大人的脚步,妈妈骑着自行车,驮着大的,带着小的,就这样拖家携口的“超载“模式,邻居调侃说:“这是在演杂技吗?“一次次跟上去妈妈去团部,那里是团场的中心地带,什么吃的穿的用的都有卖的,父母就是带着我们去看世界,感受“年味”。我们别的不要,就是想买糖果吃。看着写对联的文化人,心生羡慕,驻足观看。随着母亲的一天天提醒,我们除了买吃的穿的,就是要把家里打扫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父母就给我们炸酥肉,炸豆腐,宰鸡宰羊,从那时嘴巴就开始过年了,吃个不停,年夜饭,我就开始给母亲打下手,学会炒菜做饭。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其乐融融。在大年初一,我们还要穿新衣,穿新鞋,这鞋可以母亲一针一线纳鞋底敢做出来的。
父母告诉我们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完,这一天要看花灯,猜灯谜,吃汤圆,把年送走了,大人们就各奔东西,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等我为人父母后,我就带着我带孩子感受年俗和年味儿,她学着我们的样子学习做年夜饭,跟着我们一起给长辈一起过年。
人老时,年是孩子给大人过。如今,父母已老去,每年过年都是我们回去陪他们过年。我们提前备食材,计划着做他们喜欢的饭菜, 比如凉拌猪耳朵、卤蹄髈、煲鸡汤……这就是记忆中的年味儿,虽然大家都不太爱吃糖果了,但是为了有年味儿,我们年年还是要买“大白兔奶糖”,那是我们那代人抹不去的童年的记忆。有父母在,家就在,爱就在,年就在。父亲每次都说:“两幅崭新的扑克牌都给你们准备好了!”这也许就是父母的那点儿期盼吧!只有此时,全家能够聚齐的时候,家里更有年儿的气氛。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举杯敬余年,一年更胜一年。祝我的各种群,各种圈里的朋友们:蛇年大吉,万事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