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1.界限
2.人生三件事
3.戏剧三角(上)
4.戏剧三角(下)
【学习收获】
界限,即人的心理边界。懂得尊重自己的界限,就能够尊重他人的界限。
界限是一种心理策略,需要灵活并且富有弹性。它不仅仅是指具体空间、面积,也包涵思想、心理、行为等界限。
界限不是掌控,也不是指责,从而是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成就对方。有边界的人才更加明白自己的位置,真正做到爱自己。
人生三件事,即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自己的事,全力以赴。
别人的事,尊重边界。
老天的事,顺势而为。
自己事情自己干,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
真正的爱不是控制,也不是改变,更不是替代,而是给予关注,给予支持,给予鼓励。
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美国心理学家Karpman卡普曼发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三角戏剧:Victim受害者-Rescuer拯救者-Persecutor迫害者。
人人都是即兴表演大师。在原生家庭中,我们会有意无意习得某个习惯的沟通角色,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内在的小我会在这三种角色中不停地切换。特别是当我们扮演了其中某一个角色时,我们会主动被周围可以与我们配合的角色吸引。
我终于理解了“我们的成长环境会塑造我们偏向某个角色,长大后会找到能与我们配合的人”这句话的理解。
在角色习得中,受害者被迫害者吸引,或者是控诉对方,引导他人成为迫害者;
迫害者会习惯找出受害者的错误,加以批评指正,认为这样是为对方好;
拯救者则是寻找被害者,甚至不惜制造出被害者(对象也可能是自己),再施以拯救。
于是,三个角色相互串联,将当事人牢牢地困在三角圈里。
其实,这世界只有自己。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最佳导演。
【学习践行】
对自己,要善于接纳。
对别人,更给予尊重。
对老天,唯有去臣服。
要解决这个问题:
拯救者需要采取为自己责任的态度,链接自己的能力的同时,也承认自己的弱点。
受害人需要自己感知自己的脆弱,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他们有能力并能适当地使用这些能力。
在迫害者需要开始拥有自己的权力,而不是害怕它或明或暗使用它。
练 习 1 :
想想你是否曾经担任过拯救者,受害者或迫害者的情况......在同一场景中你可能出现过三次!
可以问自己以下问题:
1、我不做什么?
2、我想要做什么?
3、谁对谁负责?我由谁来负责?
4、我允许对方对自己和他们的行为负责吗?
5、谁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我怎么知道这个答案的?
6、他对我发出的请求,是我想做的吗?有没有比我能承受的更多?
7、我做了50%以上的工作吗?
8、我是否积极而恰当地拥有自己的力量?
9、我是用它来设定自己的界限并对自己和我的行为负责吗?
10、我需要设置什么边界?
11、我有用自己的力量照顾好自己吗?
12、我对这种情况有什么看法?我想要感受什么?
13、我需要采取什么行动来确保以最佳方式处理这一问题,以便获得最佳结果?
练 习 2
探索卡普曼戏剧三角,我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许多影子。
婆婆与我们的相处模式。
我和子女的相处策略。
我们师生间的相处模式。
唯有做自己人生的主宰,不依附,不掌控,不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