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她儿子的学校有二个学生跳了楼。
一个学考选考得了九个A一个B,回到家母亲责怪她不够努力,没有全A。她在外人眼里是那么优秀,可不管她怎么努力,却始终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得不到他们的认可,心灰意冷之下跳了楼。
还有一个是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跟父母之间缺少沟通,学习成绩一般,在奶奶去世后的某天,毫无征兆地跳了楼。
一定是有些征兆吧,可是父母对她缺少关爱,在他们眼里只有成绩,哪里真正把孩子当做一个人来看待。
我在感叹唏嘘时,也不由出了身冷汗。
前段时间儿子老是生病,不是头疼就是肚痛,我只着急他功课又落下了,每次都会嘀咕:现在是最关键时刻,你老是请假,可怎么行呢?甚至有次拒绝给他请假。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大家都知道世上最珍贵的是生命,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总忘了这个道理,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为生命而活,而是为欲望,野心,财富,权力,名声而活。
我们希望孩子考上重点大学,然后谋得一份好工作,却从来没有问过孩子的兴趣在哪里,他们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们关心孩子的前途甚于生命本身的价值。
周国平曾说,教育应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强迫儿童和青年接受外来的东西;教育应使受教育者现在的生活就是幸福而有意义的,并以此为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看教育是否成功,就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价值,可现实是孩子所有的价值都体现在是否考上一所好大学,家长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为谋得一份好职业而奋斗,为此拼命让孩子上重点中学和上各种补习班。
“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别的事都不用你操心。”这样的话是不是耳熟能详?中国家长的付出可谓感天动地,早晚接送,陪写作业,家务全包。
过度付出的背后,实则是对孩子的控制:我这么辛苦,你还不好好学习,你对得起我么?
这样的爱太过沉重,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幸福快乐,而是巨大的压力,当成绩不好时,就会感到焦虑,一边对父母有负疚心理,一边想逃离这种伟大的爱。
一项研究表明,高三学生焦虑、抑郁及自杀意念情况均明显高于高二及高一,学业压力及学业压力易感性增加是诱发焦虑、抑郁、自杀意念的因素。
素质教育已经喊了好多年,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项。可是在这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时代,大家最重视的依然是学业水平,学习成绩可以遮盖其他一切问题。
同学之间不是良性互动,而是恶性竞争。我同事女儿数学考了第一名,她一再叮嘱同事,在寝室里不要提成绩的事,不然会引起全寝室女生对她的不满和攻击。
有报道说,一个考试成绩老是第二名的学生杀了第一名,这样他就可以成为第一名了。
我们不是说要孩子做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吗?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自私狭隘的人?难道教育的目的就是一纸成绩?
我儿子在一所县重点中学读书,他说自从进入高三后,就完全成了“读书机器”:音乐美术全部取消了,周末没有了,老师说,少读一天可能就会失去一分,只要读不死,就往死里读。
我不是教育工作者,但对老师的这种说法实在不敢苟同。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也许对家长和老师来说,这简直是谬论,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宝贵的年华岂能虚度?于是给孩子布置无穷的作业,不给孩子一点玩耍的时间。可从我亲身经验来看,人必须有充裕的时间去体验和沉思,才能促进其心智发展。
孔子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直把弓弦拉得很紧而不松弛一下,这是周文王、周武王也无法办到的;相反,一直松弛而不紧张,那是周文王、周武王也不愿这样做的;只有有时紧张,有时放松,有劳有逸,宽严相济,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国的办法。
文武之道,用在学习和工作中是一样的道理啊。如果说满足天性的要求是一种虚度,那让他们虚度好了。
儿子有次跟我说:“我们只是一颗棋子,用来体现官员的政绩,老师的战绩,还有对父母含辛茹苦付出的回报,唯独没有自己。”
对学校来说,升学率提高,可以争取来更多优质的资源,提高学校知名度。
对老师来说,班上的学生成绩好,可以证明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学校的重视,加薪升职指日可待。
对家长来说,孩子成绩好,可以光宗耀祖,倍儿有面子。
老师和家长不会在意孩子的努力和决心,只以成绩论成败,成绩差就是失败者,失败者得不到尊重,甚至被限制自由,贬损自尊,剥夺快乐。因此孩子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他们输不起,也不敢输,很容易走向崩溃的边缘。
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但从时间长河来看,在学校优秀的学生,到社会上未必就过得幸福快乐。填鸭式的灌输,只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相比成绩,我更愿意自己的孩子身心能够得到自由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性格平和,乐观开朗,心怀慈悲的人。
董仲蠡在《教育的意义》里说道,教育的核心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给人以知识,更是提升个人的修为,增强对于生命的感受力,从而更好的认知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这也是指引我们前进的希望的明灯。
人生无所谓成功和失败,每个人有自己的追求和生活方式。我们在为折翼的天使惋惜时,也该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在如何活的问题上,让孩子自己负责,我们可以给建议,但决定权还给孩子,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