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可以是一座孤岛,完完全全只有自己。
从来没有读一本书读得如此的艰难。
本打算放弃读这本书,一是觉得深奥,二是因为他的出版日期是1999年,作为理念的书会觉得有些落伍。但是这可是学校给我们的精神食粮,怎么能不“爱惜粮食”呢?
说是读书,其实是啃书。或许我天生就对物理学啊天文学啊哲学啊的不太敏感,书上大部分时间又是说的这些事情,我就只有努力的将这些事情和教育挂上勾,和课程观挂上勾。所以我就只有啃,无法嚼碎。
殊不知,啃书也有味道。
寻找分享的味道
——新的课程概念中会出现一种新的教育秩序,将让位于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也就是是会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的。这种形式下的师生关系更多的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就可以通过我们的分享达到,分享知道的或未知的,分享经验的或困惑的,都能办到。所以分享的理念也就和这种教育秩序契合,是有探究价值的。】
——如果课程真正成为协作活动和转变的过程,那么“创造者”和“开发者”便比“实施者”更适合讨论后现代教师的作用。……这种开发一个读者必须个人面对的但又应在对话中,与自己、与他人的对话中面对的挑战。【教师的身份不再是组织者和实施者,重要的是创造者和开发者。其实,这个创造和开发的主角也可以是学生,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互相激发创造和开发,价值更大。】
——泰勒课程规划的四个重点:选定的目标、提供的经验、有效的组织、评价。【这和我们目前的分享课堂的基本单元是吻合的,选定的目标就是情境问题,提供经验就是独立思考,有效的组织和评价就是课堂管理与分享。】
——后现代主义寻求对主体/客体,心灵/身体,课程/人,教师/学生,我们/他们等进行折中的但却是局部的整合。不过,这一整合是动态的过程,它是协商的而不是预订的,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被发现的。【课堂是动态的,是个人对个人的刺激,也是个人对群体的刺激,或者群体对个体的刺激,这都是分享。】
——没有人可以是一座孤岛,完完全全只有自己。【也因此,我们要倡导分享。】
——将“随意好奇心”如何转变为“完全探究”的观念。【分享顺应人的天性,人的天性也是需要引导的。】
寻找数学的味道
本书的很多观点都以数学为样本,都以研究数学为突破口来讨论后现代课程观,可见数学这门学科的独特魅力。
——“四”被认为是完美的数字,因为它在正方形的几何形式之中代表边与角的和谐。【感觉有些神奇。】
——伽利略视数学为书写自然规律的字母上帝。【这些科学家在数学中发现了简单的、秩序的美,都有同感,而伽利略更胜一筹。】
——对毕达哥拉斯式的希腊人来说,他们的格言是“所有的一切都是数字”,公正就是数字“四”:均匀的、完美的平衡。【再次提到“四”,但都归结到一个词“平衡”,所以对称的美是永恒的。】
——笛卡儿追随伽利略强调将现实分解为主要和次要特征,主要特征本质上是数学的和客观的,指的是那些尺寸、形状、动作和位置的特点。【现在数学研究的范畴大致也在其中,比如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数学是所有理论的本源。【所以好好教数学吧!】
寻找高人的味道
——杜威说,在不断组织活动从而创造意义的过程中,每一个终点都是一个“转折点”。【很少读杜威,这本书关于他的观点还很多。这一个观点也就表达说我们的教学的特性是运动性和过程性的,虽然我们之前都会有预设,但都应该随具体的场景发生相应的变化。】
——“上帝不玩骰子”。【这是爱因斯坦的一个隐喻,认为宇宙中不存在随机性。是封闭的观点还是开放的观点呢?】
——笛卡儿为指导理性追寻真理设计了四种方法论规则。【我把他归纳为“眼见为实”、“各个击破”、“逻辑推理”、“温故并不知新”。】
——牛顿稳定的宇宙观:自然在简单对称的统一性之中是美丽的,暗含于这一对称性之中的是适用与数学描述的必要的、线性的,因果的关系。【所以追寻一种思想与方法的源头是很有必要的。】
——舍恩的反思性实践模式,以实践为导向的的实践者是他的理想。【反思这个思维活动,用在哪个地方都不过分,所以也需要实践者反思,然后再前行,再反思。】
——杜威说心灵主要是一个动词。一个积极的动词,一个积极的寻求的动词,一个积极的寻求的自组织的动词。【朋友说,杜威就是一个动词学家。或许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和身边的人与事发生心灵上的影响吧。】
——杜威说这些结果是暂时的停靠站,是过去思想的停留地,也是下一步思想的起点站。【所以人们要不断学习不断交往获取更多的信息来前行。也就是传达一种生命即过程的观点。】
其实还会啃出更多的味道。比如一节课35分钟或40分钟的由来,为什么会有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教师的行为艺术范式有哪些,教育是经验的不断再构,课程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创造和重新创造我们和我们的文化的工具。
书的最后一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前面都是在引用和阐述。作者认为:存在一个“迷人的想像王国,在那里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被理解”,它应是丰富的、回归的、关联的和严密的。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课程,有很多的研究论点作为支撑,宇宙学,物理学,心理学等等,都探索进来,这样的课程观还是应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
啃书,当时的艰难,一定会化作以后醇香的味道,并且会弥久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