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静下来思考一点东西。以前经常写下来,现在也许是没有了时间,也许是整天的忙碌,少了那份心思。今晚却突然有了一种想写作的念想。

最近被班里的事情弄得焦头烂额,每天有处理不完的鸡毛蒜皮的小事,视而不见吧?不行,不放心。每件事,都事必躬亲吧?又繁琐至极。身体很累不要紧,关键是心理很累。不知还能坚持多久。

刚刚进行完了期中考试,只想说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任何的投机取巧,不去付出,只能是自欺欺人。平时上课不去听讲,不听老师的话语,不去付出,能偷懒就偷,能找借口就多找,现在很多孩子的心态很好,什么也不在意,也不去考虑未来。面对着一群学习与认知参差不齐的孩子,每天都得费尽脑汁地与之斗智斗勇,这样的日子总是过得波澜起伏。

我也是一名家长,我想说家长们正确面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所有学习好的孩子的共性就听老师的话,老师们讲课都是就是精心备课,认真构思,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学习好的孩子的学习基础都很好,也就是说小学时打好了基础,初中也肯定学不差,初中的知识与小学有过渡,有衔接,如果小学学得不好,听课习惯不好,初中想要逆袭,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与毅力了;学习好的孩子都有毅力,心中有追求,有目标。我班丁雨涵与郗心雨这次考试分别为全级第一与第二,就是什么样的外力条件也影响不了她们,丁雨涵还因为某一科考得没达到自己的预订目标偷偷落泪,这也是一种有追求的表现,不像某些学生毫无目标与动力。

我还想说家长们不能否定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都有自己的潜能。不要因为学习落后,就不去管孩子,就放弃孩子,那他不去学习,就可能有精力去给班级,给老师制造很多麻烦。家长们需要静下来与自己的孩子多沟通,多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可以制定一个小目标,当他完成后给予一定的奖励。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敢上来的,得需要付出太多的艰辛与努力,就像我们家长们的生活与工作,总会遇到很多困难与挫折,那我们总得去面对吧。现在的一些孩子没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一有点累就退缩,一有点困难就放弃。所以培养学生的品行与意志力比学习还要重要。

作为一个老师,是真的很不容易;如果还是一名班主任,就更不容易了。每天的我总是与疲惫相随,这么多的一群孩子,层次参差不齐,每天大小事不断。何况还要备课,上课,写教案,批改作业。我所教的语文,有七样作业,这些作业的批改,两个班,那么多的学生,可想而知得花费多长时间。每天还得兼顾自己的两个孩子的上下学,学习等,忙不过来。有时因为担心班级上晚自习个别学生乱,影响其他学生学习,我把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自己舍在家里,偷跑到学校看一眼学生,再回家看孩子。有时想想,自己教学以来,也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了,从来都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想想也问心无愧了。有时也想当一个普通老师,不再纠缠班级里的事物了,就想安安静静地教自己的课。也盼望着这一天的早点到来。

在这里,恳求每一位孩子的家长,多关注自己的孩子,不仅仅是关注学习,更多的是关注成长,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孩子的事不仅是老师在做,也需要家长配合。也许是我的能力不够,但真的不想有些孩子出现那么多无聊至极的事情,不要让老师天天处理那些鸡毛蒜皮,乱七八糟的小事,心理真的很累很累。

有时想想,都愿意把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教好。请不要质疑老师不用心,相反却用尽心力,当这个孩子品行不行,习惯不好,害怕吃苦,只懂享受,在家溺爱,宠幸,造就这个孩子的诸多缺点,真不是老师一两次的教育就能改变的,可能费劲大量精力都无法改变孩子的品行,背后还嫌弃老师管他,甚至不尊敬老师。学生的教育和学习真不是凭老师一己之力的事情,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

此刻的夜晚,异常寂静。想了很多,困意也来袭。前面的路也许充满了荆棘,也许没有鲜花与掌声,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能风雨兼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发生在班上的几件事情: (一) 前天班上一个学生说她放在课桌里...
    阅写达人阅读 74评论 0 0
  • 读《做一个善于建设的班主任》有感 虽然已经多年不做班主任,但读到这一本《做一个善于建设的班主任》后,依然有很多感受...
    春天来了T神阅读 93评论 0 1
  • 从去年9月份开始,姐妹俩来到了同一所学校,所以就一起上学一起放学。早上一起出门时,姐妹俩经常会有一些小矛盾。经过半...
    修己幸福阅读 94评论 0 0
  • 一模考试已经结束,班级中的边缘生除一位同学进入前450名,其他同学依然因为弱科问题被堵在“门”外,为了帮扶这些同学...
    菜鸟也爱飞阅读 294评论 0 0
  • 日记449 女儿的反抗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作为当妈妈的我肯定想着让孩子考得好一点,成绩是...
    梁渌淳阅读 5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