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于字的意义,这是精确识字。
聚焦于字的语境,在大量阅读中识字,这是自然识字。
相比于机械识字,精确识字和自然识字都属于意义识字。
自然识字是在阅读中自然而然的形成的,阅读量越大,自然识字的数量就越多。
长文挑战,是介于故事阅读和语文教学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阅读方式。故事阅读本质上是一种主题阅读,而语文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形式训练。在一二年级核心之一是识字教学,而长文挑战是一种主题阅读,指向的,却是识字。是自然识字,是一种为了健康自然的大量识字而设计的课程,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小学低段的以识字为目标的综合课程。
长文挑战课程,可以用三句话加以概括:
选择高价值的高于儿童现有水平,但又在进最近发展区的故事文本。
以指读等方式作为手段,通过反复练习,使孩子达到能够流利的朗读故事文本的程度。
通过为期一年约30篇故事文本的挑战积累,帮孩子突破阅读中的文字障碍,促进自然识字的爆发性增长,以便在二三年级之交能够流利的阅读整本书。
长文挑战是为一二年级而设计的课程,也就是“大声朗读”。朗读不是一种自然的阅读,自然的阅读是默读,默读是快速的越过字词,汲取背后的意义。默读的本质是阅读自动化。儿童忘了语言,就像司机忘记了怎样开车;写作者忘记了如何打字,但他们确实在流畅的开车和打字,因为这些动作已经自动化了,无需意识的过度介入。朗读是一种对文字的聚焦,除了指向表达或表演的朗诵艺术外,朗读在根本上是一种学习手段,是通过对字词的聚焦,加强声音与意义之间的联系。
长文挑战的起始时间为一年级的第二学期,结束时间为二年级的第一学期,为期一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或推后,缩短或延长。基础好的学校或班级,也可以从一年级入学一个月后的十月开始。长文挑战不是自由朗读,是超出儿童水平的刻意练习。如果儿童感觉到不适应,或者有抵触情绪,都是正常的反应。毕竟凡是刻意练习,都是最近发展区内的学习,都意味着儿童要走出舒适区。
长文挑战的文本一般要选择有趣味或有意义的文本,尽可能是经典。
语言学习并不只是对文字的学习,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呼吸。如果文本不够经典或者不够有趣或有意义,就不容易给儿童带来深刻的内在力量,会影响语言学习的品质和兴趣。
儿童的兴趣来自哪?可能来自文本自身,也可能来自挑战中带来的成就感,还可以来自外部激励。在小学低段,这些手法尽可能同时使用。在儿童挑战的过程中,要更多的采用激励技巧,鼓励儿童花时间去一一击破。同时也可以运用同伴比赛挑战,家庭录制视频作品等方式帮儿童流利朗读作品。
儿童之间两极分化严重怎么办?
两极分化是正常的。教育的目的不是抹平差异,而是让每个儿童按自己的节奏尽可能的向前走。因此,要解决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首先要让长文挑战的任务保持弹性。
怎样帮助读不下来的儿童?
除了必要的激励外,要有耐心,必要时可以用带读和指读,帮助儿童一段一段的突破,直到拿下整篇。儿童在开始的时候可能很受挫败,如果受到持续的鼓励和支持,那么一定数量的长文挑战过后,就可能迎来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