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2022)》《数学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标准(2022)》明确“综合与实践”领域要进行主题式教学,作为一名刚入职一年的新教师,我进行了大胆尝试,预在所任教的低年段开展主题式教学实践。由于我所在的学校已有8年的统整课程经验,学校有比较成熟的基于超学科的主题统整课程体系,学校领导也极为支持教师探索基于学科的主题式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开起了基于数学学科的主题式教学实践。
尝试不一定成功,但不尝试一定不成功
2022年6月,学校教科研中心主任在大群发布了2022年区里科技项目申报的通知,我当时看到恰好有关于主题教学板块的课题,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首次参加课题申报。结果出乎意外,我申报的课题尽然成功立项。虽然只是一个非资助项目,但是能够成功立项已经给了我极大的鼓励,说明我对低年级数学主题式教学的思考得到了官方认可。
二、从做具体的事开始,消除焦虑
万事开头难,说内心不焦虑是假的,我害怕完成不了课题。但困难往往是我们想出来的,于是我选择从做具体的事开始。在整个暑假,我就开始查阅知网相关论文,阅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以概念为本的教与学》《PBL项目学习》等专业书籍。由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提出尚不久,可参考的资料并不多,但我依然尽可能地搜集资料,尽可能做到“遍读”。经过暑期的努力,我完成了第一个主题教学设计:《欢乐购物节》,虽见雏形,但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开学后,我又将教学设计发给年级组长和副校长,请他们给出修改意见,我再逐步完善。十一后,我便在全年级展开了《欢乐购物节》主题教学实践,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尤其是学生特别喜欢置身在真实购物情境下学习数学知识,将所学算钱、付钱、找钱、买卖交易等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并潜移默化体会了不能乱花钱,要购买真正需要的东西,初步形成金钱观和节约用钱意识。
三、持之以恒的做,从量变到质变
有了第一次的主题教学活动的成功经验,我对后续的《寻找身上的数学秘密》主题教学更有了信心,为了进一步优化设计和实施这个主题活动,我认真总结了前一次实施《欢乐购物节》活动的经验。2022新课标方案明确了各学科中跨学科教学的课时不少于10%,单从数学学科来看,差不多每学期课时数至少要达到8-10课时,也就是开展1-2个跨学科主题式教学。在二年级下册我开展了以时间为主题的教学的活动,总共9课时。任意一项改革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不断实践和积累经验,在不断完善,逐渐走向成熟,我暗下决定要将主题式教学一直实践下去。
四、与团队同行,越走越远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永远要相信团队力量和集体的智慧,这样才能促进主题式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现实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需要多学科协同解决,主题式教学以解决真实问题为主,需要多学科教师协同育人。
比如在《欢乐购物节》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中,内容上统合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购物》单元和数学好玩《班级旧物市场》,驱动任务“如何在班级设计并组织一次欢乐购物节”需要联动数学、语文、美术、金融、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也就需要多个学科教师团结合作。具体实践内容如下:
驱动任务:进入主题活动探究前,播放学校以前的学生举办过的购物节视频和图片,画面定格在学生欢乐购物的场景,教师引入驱动性问题:如果在我们班也开展一次购物节活动,我们该如何设计和组织?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梳理全班问题后共同制定探究计划。(负责:数学教师)
活动一:人民币的前生今世——收集并介绍人民币的发展故事。(负责:数学老师、家长)
1.收集与查阅资料:课前收集身边的人民币,制作“人民币小报”,并在大人的帮助下查阅资料,了解人民币的发展故事。
2.演讲:课堂上学生进行“人民币的前生今世”主题演讲。
3.给现行的人民币分类,并认识人民币的不同面额。
活动二:今天我当家——在大人的陪同下体验真实购物。(负责人:数学教师、家长)
1.课内: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带学生帮助淘气和笑笑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阅读绘本《小兔子学花钱》。
2.课外:在大人陪同下自主购物,去商场记录常见物品的价格,收集购物小票。
活动三:我是小摊店主——筹备并举办班级购物节。(负责人:数学老师、美术老师、班主任)
1.了解小摊店主要做什么,比如:出售什么商品、商品定价、宣传海报、购物小票等。
2.筹备购物节需要的物品,设计宣传海报、购物小票等。
3.小组合作完成购物班级购物活动。
活动四:购物分享会——分享购物感想。(负责人:语文老师、数学老师)
“跨学科主题学习”立足于本学科的知识内容和结构,在不丧失数学学科的主体权的前提条件下,统合其他与之相关学科的内容和方法,是落实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与人的有效途径,也弥补了分科课造成知识体系分割的弊端。
跨学科主题式教学的练就与生成,不仅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深厚的专业素养,更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创新思维和教育智慧。同时,我们还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知识的交叉融合,为构建更加和谐、多元的教育生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