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们就是如此被构造的。除了可以欺骗和误判之外,有时我们甚至可以谈论缺席事物的状态,它们能不能说是主观臆造的产物呢?
而且,在我看来,“否定句”其实可以充分地表现理智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于张力的。现实世界并不具有“否定”的事件存在,比如一个人嘴里少了一颗牙,那也是别的牙都在营造出的一种显象罢了,而即便是牙掉下来了,也是一个切实发生的事情。发生的事态构成了这个世界,没发生的事态不参与其中。而在理智的世界中,没发生的事态也可以成为范畴。
在否认范畴和理智概念并非主观产物的时候,即便我们可以通过细致的观察,观察概念产生的初始,区分那个理智产生的“咔嗒”瞬间。但我认为这些“发生学”的方法已经有些陈旧。作者说“。我们就是如此被构造的,以至于能够意向在其在场状态的事物,也能够意向在其缺席状态的事物。”
“我们就是如此被构造的”,成就了这个论证的主要论据。这句话看似是独断蛮横的依据宣称,仿佛面对我们未知的状态做出了超出自己能力的评价。其实并非如此。这个论述也并不新鲜,我们在前面已经多次讨论过。如,“回忆”之所以被称作回忆而非“遐想”,就是因为它有特定的标准。因此在事物获得它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就已经需要符合外在的要求。再如,在我们使用语词的时候,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描述世界,这个“目的”就是所谓的“如此构造”。
语言被发明出来描述世界,那么它从目的上就是具有世界属性的。如果在使用中出现与世界偏离的情况,人们会根据其“初心”进行调整。而传统的“发生学”的考察方式,发现有人的意识参与在语言产生之中,就认为它属于“主观臆断”的内容,却完全不顾及语言产生和使用的目的。就好像认为“汽车怎么可能沿着道路行走呢?道路拐来拐去,但是汽车并没有能力自动符合交规”,却忘记了,汽车的驾驶员是有目的的会让汽车符合交规、开往终点的。
在作者的谈论中,他提及我们如何“客观地”谈论那些缺席的事物,强调正是通过一些简介的确证,通过最终将一些证据引导至在场的事物,来保证我们在讨论缺席的事物时,也能认定其与事物本身具有“同一性”。
3 不过,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依然认为他并没有直接将我所描述的“目的”或“使用”等维度明确地引入其思考之中。他的论述更像是以“发生学”的考察方式为主,在谈论到“缺席”和“构造”这种有些复杂,难以考察意识产生过程的现象时,才将“使用”的概念引入。有一点不彻底。当然也可能是这种流派的特色,在后面或许会显现出某种优势。